教育随笔——小剧场里的故事(颜静娟)
发布时间:2020-08-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颜静娟

教育随笔

                 ——小剧场里的故事

颜静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同时还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在开展童话剧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幼儿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一、通过童话剧的演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通过观看 “狼和小羊、亡羊补牢、丑小鸭”等童话剧,以生动的人物形象、色彩鲜亮的场地背景,吸引着孩子的眼光,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如在观看“亡羊补牢”时,当大灰狼又来悄悄偷吃小羊时,孩子们会紧张的在底下提醒小羊:“大灰狼来了,快别睡了”;在观看“丑小鸭”时,可怜的丑小鸭没有一个朋友,处处被别的小动物欺负,孩子们又被它的可怜处境所担心;在观看“寒号鸟”时,寒号鸟屡次拒绝伙伴的忠言劝阻、它们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更让孩子们着急……总之,当这些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时,无不感动着孩子们,将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引到故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发幼儿大胆去说、去表演、去记录等等,调动孩子的参与兴趣。

二、在复述、情景表演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和语言创造能力。

通过初次感知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复述下来。如复述童话剧“丑小鸭”,我通过家长的记录结果,发现17.2%的幼儿语言丰富,能完整复述故事; 51.7%的幼儿能较完整复述故事;13.7%的幼儿只能用简单语言复述故事;6%的幼儿复述内容与原故事内容有较大差别;6%的幼儿能想象的复述故事。通过复述故事,可以体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语言表达如何等情况,帮助教师更有效的针对幼儿口语发展情况开展教学。

情景表演中体现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语言再创造,幼儿在表演中通过自己的理解,结合故事内容充分展开想象,促进语言表达与创造。如在表演“亡羊补牢”过程中,有的幼儿就会说:“昨晚的风真大啊!把羊圈吹了一个大洞”;“放了一天羊,真累啊”!“这个牧羊人真懒啊,我又可以吃羊啦”等,这些都是幼儿在表演中的语言再创造。除了童话剧内容,我还结合大班幼儿阅读教材“幼儿园”中的小剧场栏目,引导幼儿在班级的小剧场里多次进行情景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创编能力和表演欲望。总之,通过情景表演,幼儿对角色的反串,加深了对各种人物角色的特征和心理的体验,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三、结合提问、讨论、图标演示等多种方法,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在故事寒号鸟中,大家通过集体讨论了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都有哪些小动物劝过寒号鸟?寒号鸟的态度如何?如果总是得过且过,最终会是什么下场等,通过了解这些因素,幼儿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故事进行讲述,使故事基本完整,完整的讲述对理解故事内容及发展情节、思路又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教育意义,体现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是幼儿对故事的再次理解过程。

图标的提示,使幼儿对故事的发生顺序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记忆,能够比较清楚的理清故事的脉络,效果比较显著。如在故事“不一样的生日会”中,老师将故事的内容按发生顺序,以文字图标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这样,幼儿对故事的脉络就很清晰,主人公卡卡先后请了哪些小动物做客、它的心理从刚开始到后来又有什么变化等等,幼儿一目了然,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所以在表演时语言就很连贯,故事内容也很完整。

四、通过阅读原著、记录法实现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言的过度。

如我们在欣赏了故事“亡羊补牢”的原著后,以这种形式,帮助幼儿全面了解故事,同时,也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感知书面语的精练和规范,引导幼儿发现书面语与口语表达的不同,为幼儿学习书面语做准备。

阅读原著后,再引导幼儿制作小书。制作小书是一次综合性的表现,它包括幼儿的绘画、文字记录和表达、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等,幼儿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即使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通过最简单的方式表现故事的中心思想。如有的小朋友,只能根据简单的人物、花草、小动物等表现故事内容,但是他们的故事内容基本完整,有书面语的表达,且语言表达比较准确。

在记录活动中,幼儿的书写兴趣始终很浓厚,能力也明显增强,由原来的只会用简单图画记录到现在可以全部用文字记录,有的幼儿还结合拼音、图标记录,记录篇幅也由以前的一句话到一个故事,记录内容会用“如果……就”、“有……还有”等句式造句,部分幼儿会合理使用省略号。

五、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故事等。

这些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通常我们听到孩子自己读故事或诗歌时,经常会出现拖腔、唱词的情况。在表演小剧场时,这种现象就很突出。如我们在表演故事“奇怪的邻居”时,有的孩子把一句话拖得老长,本来几秒钟就能说完的话孩子就会说一分钟,时间一长,底下的孩子很快就会失去耐心,这样的语言也不会吸引孩子。于是我请孩子听听老师表演时的语气,再自己体会一下,引导幼儿明白了着急时人的语气是急促的、简短的;伤心时人的语气是缓慢的、低沉的;高兴时人的语气是高亢的、明亮的……再请孩子欣赏一下有感情的表演、说话时的效果,让幼儿明白了有感情的表演、带着语气说话的表演才会吸引观众,感动观众、才会让大家喜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