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9月 黄虹乔)
发布时间:2020-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虹乔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实施策略

学习时间

2020年9月17日

主讲人

张金梅

撰写人

黄虹乔

 

 

 

 

 

 

 

 

 

 

 

 

 

 

 

 

 

 

 

 

 

戏剧是儿童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当我们把戏剧看成是幼儿表达自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时,戏剧教育的内容就不再仅仅局限于“表演”了。文中说到的戏剧教育内容主要有: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戏剧表达是指儿童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在假想的情景中,以角色或非角色的身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儿童的戏剧表达从模仿、造型、控制和情感四个维度展开。这里的“模仿”是指用身体(或言语)对人、动物、事物各种特性及其细节进行动态性再现、复制的能力。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模仿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班幼儿主要模仿熟悉的人或动物,中班幼儿主要模仿常见的人物或动物,大班幼儿通过模仿学习一些新的经验,如餐厅礼仪等。

造型是静态的、瞬间的,是对身体运动的一种静止化,凸显瞬间的表情、动作、声音和言语特质及个性。不同年龄段对造型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造型的范围和丰富程度都有所扩展,例如,本班在开展“森林家园”戏剧主题活动时引导幼儿对大树和小鸟、顽皮的猴子和着急的老汉进行动作定格等。

在戏剧创作上指出戏剧创作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在虚构的情景中将自己的想法转变为可感知的行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幼儿戏剧是以“角色创作”(或角色塑造)为先,在角色造型、性格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创作情节和场景。从小班到大班,在角色塑造的内涵上可逐步从角色的外貌过渡到角色的行为特征、心理活动。比如,小班幼儿在扮演小兔、小熊、小老鼠时,只要能表现这些动物的体态、姿态即可,而大班幼儿扮演小丑鱼时就要表现出小丑鱼离家后各种复杂的情绪变化:开心、紧张、害怕、孤单、想念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