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欣赏“龟兔赛跑”的音乐,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2.能感受和分辨音乐表现的不同形象, 并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
3.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习惯和做事坚持到底的精神。
活动重点:感受和分辨音乐表现的不同形象。
活动难点: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乌龟、兔子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及道具。
2.龟兔赛跑的课件。
3.音乐(包括整段欣赏和分段欣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看课件《龟兔赛跑》。
2.引导幼儿讨论兔子为什么会输掉比赛?它是只怎样的兔子?乌龟又是个怎样的乌龟?
3.引导幼儿讨论乌龟和兔子走路有什么不一样,并让幼儿模仿动作。
二、欣赏音乐《龟兔赛跑》引导幼儿区分和理解音乐的性质。
1.音乐欣赏。
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划分音乐的段落及区分每段音乐的性质。
提问: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在讲故事?你觉得那些地方音乐不太一样?
2.分段欣赏音乐,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1)欣赏第一段:骄傲的兔子。
提问: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怎样表现这只骄傲的兔子呢?
鼓励幼儿个别表现,集体在音乐中用动作表现音乐。
(2)欣赏第二段:勤恳的乌龟。
提问:这段音乐让你想起了谁?它是一只怎样的乌龟?你怎么表现他的样子呢?
(3)欣赏第三段:睡觉的兔子。
通过提问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和模仿。
(4)欣赏第四段:欢庆。
激发幼儿用神态和动作区分胜利的乌龟和失败的兔子。
三、音乐剧表演。
1.讨论:我们怎样进行音乐剧的表演?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装扮后,根据音乐进行表演。
四、讨论。
1.为什么兔子跑的那么快,乌龟爬的那么慢,最后乌龟却赢了?
2.小朋友要学谁呀?为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
3.小结:因为兔子以为自己跑得很快,骄傲了、偷懒了,睡觉了,所以兔子输了。乌龟并不因为自己爬的慢而气馁,仍然坚持努力的爬着,所以乌龟胜利了。老师希望小朋友都能象乌龟一样,做事坚持到底,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加油,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