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大班区域式戏剧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学习时间 | 2020年9月 |
主讲人 | 邵菊芳 | 撰写人 | 陆金茹 |
学
习
感
悟
| “剧场表演”情境如何创设 确定表演主题后,就要创设表演情境了。以往的做法大多是教师布置好场景,幼儿直接表演。这种方式无形之中减少了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只能在教师预设的情景中。选择相应的头饰、道具等进行表演,而无法个性化地创设情景和装扮自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幼儿主动地建构表演的情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成品和半成品的材料,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自由制作所需的场景、头饰、服装、道具等,使幼儿在不断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 [案例二]在表演“餐厅的故事”时,孩子们搬来两张椅子当门,放了一张长方形桌子和四把椅子当餐桌椅,拉来“小吃店”的货架当食品柜,找来活页夹做菜单,还在餐桌上摆了一瓶假花。“服务员”用围巾当围裙,“厨师”用浴帽当厨师帽,“经理”用绉纹纸给自己做了一个红领结……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剧场表演”环境的创设是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是对现实情景的一种再现。值得赞赏的是孩子们学会了用一些简单的替代物来创设情景和装扮自己。当他们在自己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表演时,他们更加投入,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结合实践,我们在环境创设上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则。 功能性原则 我们建议孩子们先进行预演,然后确定必要的东西,不是很必要的不选,选了就好好地利用。 简易性原则 我们鼓励幼儿通过实验去积累同样的东西可以有多种做法的经验,找出事半功倍的方法。 快速性原则 不管是制作操作材料,还是演出时的换场、搬运环节,都要做到快速,以便节省时间。 方便性原则什么该留,什么该拆都得在制作前想好。留下的要考虑其保存、管理及再使用时的方便性;拆掉的也得考虑分拆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