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一直拉着奶奶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奶奶,早点接我,早点接我。” 在我的劝说下,满眼含泪地松开奶奶的手。奶奶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孩子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他。在活动区游戏时,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 “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他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 “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薛雨宸讲故事,薛雨宸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他进餐的紧张心情,我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他 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你怎么啦?”“我吃不下”,“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他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他以鼓励,以信心,帮助他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他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奶奶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老师,太谢谢你们了,孩子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奶奶,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奶奶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