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知道水源自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2.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乐意观察生活,观察各种仪器,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显微镜若干台。
2.带领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水从哪里来。
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经过谈论后,得知水可以从天上的雨水那里来,也可以从江、河、湖里得来)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引导幼儿结合经验水加工、处理的过程)2、教师小结:我们饮用的水是江河里的水,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边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和这些水管连接着,通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到这些干净的水了。
2.了解水中的物质成分。
教师:虽然这些水变干净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饮用了呢?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知道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对我们人体有益处,而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不利的。
我们要怎样处理才能饮用这些水呢?
教师小结:
自来水虽然经过了加工处理,但里面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有害的因此要将自来水再进行高温消毒杀死一些微生物,这样的水饮用起来就很安全了。
活动反思: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于喝水知识的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多数学生只知道口渴时喝水,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饮水的习惯,还有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喝彩色鲜艳的各式饮料,不喝或很少喝白开水等问题,本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安排上,我尽量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密切联系知识,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并内化于自己的行为。最终引导学生明确人离不开水和科学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道理。掌握卫生饮水的常识,形成良好的饮水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