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颜静娟 | 推荐时间 | 2021.1 |
文献题目 | 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路论文 | 文献来源 | https://{域名已经过期}/qitaleilunwen/151905.html |
一、童话剧《乌鸦和狐狸》的诞生 (一)知识积淀,积累经验。 我们在活动之初,为幼儿营造了一定地氛围,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润泽。在幼儿园的小小书吧力丰富图书的.内容,如格林童话书,安徒生童话,等,在班级里开展“我是故事大王”活动,丰富幼儿的童话积累。我们还利用每周两次的语言特色活动的时间,让幼儿谈谈我喜欢的童话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演一演,班级里还设置“表演区”,为幼儿进行童话剧的表演提供材料、空间支持,为童话剧的表演打下基础。 (二)提供平台,积极参与。 1.童话剧剧本的成型。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对活动内容和角色有兴趣,她们才会积极投入活动中,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天我们特色活动是:成语故事《狐假虎威》,刚讲完这个成语故事,就看见戴漪心和尹思喆在座位上表演了,一个表演老虎,一个表演狐狸。刚刚表演完,就看见戴漪心举手了:“颜老师,我觉得狐狸要女生演才象呢?狐狸说话尖声尖气的,走路要一扭一扭的,我来试试吧!”“好啊!”戴漪心学着一扭一扭,很夸张地走着,大家看都说:“好像狐狸哦!” 丁悦桐说:“我听过童话故事乌鸦和狐狸,这个故事很有趣!”“是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听这个故事好吗,丁悦桐你会讲吗?”我的话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大家一起认真地听故事了。听完故事大家议论纷纷,丁若涵说:“颜老师,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来表演吗?”我点点头说:“好啊,你们喜欢表演这个童话剧吗?”大家一致赞同,就这样童话剧的题材选择好了。(我把幼儿经典的语言记录下来写在了剧本里)童话剧的剧本终于成型! 2.童话剧表演的分工和合作。在童话剧角色的分配上,我们采用了自我推荐的形式,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在《乌鸦和狐狸》里面,有一个乌鸦弟弟的角色,这个角色体现了乌鸦弟弟聪明好学的特点,幼儿都喜欢这个角色,因此大家展开了讨论。 尹思喆和王峻铠都想当乌鸦弟弟,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尹思喆说:“我能演乌鸦弟弟,因为我平时就喜欢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我来演。”王峻铠说:“我比你演得好,不信我们比一比。”我就决定让幼儿大家选的方法来决定角色,他们俩都认真地表演,最后,大家选出了王峻铠来当乌鸦弟弟这个角色。(在幼儿角色的分配过程中,幼儿的意见不统一出现了一些争论,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孩子学会了合作、谦让,分享了喜悦和成功。)在童话剧的排练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投入,一遍一遍地练习,谁在排练时忘记台词,大家提醒他;谁在表演时动作不到位,大家一起纠正;谁说错了,大家一起帮助鼓励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童话剧《乌鸦和狐狸》排练成功了! 3.童话剧道具的制作。童话剧道具的制作,也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要做哪些道具,应该怎么做呢?一个个有创意的想法,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旧的海绵画上颜料做成了一块大肥肉;用纸做成了狐狸、乌鸦的演出服;用彩纸做成了大树,在纸中间挖了大洞,把它套在小朋友的脸上做成大树;用泡棉做成了一朵朵花,套在小朋友的手上。就这样,道具完成了。 二、童话剧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一) 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语言优美的童话故事、逼真形象的道具和亦真亦幻的场景,童话剧表演就这样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吸引着幼儿。幼儿进行童话剧地表演,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大量丰富的词汇,从而运用到自身语言的发展,规范幼儿的语言,积累优美的语句,更进一步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质量。 (二)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在童话剧道具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来制作,不仅顺应了新《纲要》中对幼儿的发展要求,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更让幼儿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三)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童话剧是幼儿通过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从中体验到成功、快乐,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孩子们的进步有目共睹,幼儿变得更加热情了,善于与人交流了、变得更加自信与大方,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童话剧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指导时要顺应幼儿的需要,把握正确的指导策略,让幼儿真正走进童话,演绎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