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班3月安全活动:明亮的眼睛
颜静娟 张晓倩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积极参与讨论,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帮助盲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眼睛的作用。
2、物质准备:特征较明显的物体(如球、积木块、橡皮、彩纸等)挂图、幼儿日常生活录像、记号笔。
3、盲人生活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小礼物,我放在礼物箱内,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集中幼儿注意力)
二、游戏《摸摸猜猜》:请幼儿到礼物箱内摸几种玩具。
提问:
1、你摸到的玩具是什么形状的?
2、是什么颜色的?
3、请幼儿把玩具送回玩具柜上。
4、如果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会怎样?
5、教师小结:能不能用手摸出玩具的颜色?用手摸只能感觉出形状,猜出是什么东西,而不能辨别颜色,只有眼睛才能看见周围的东西和美丽的色彩。
(通过幼儿亲自动手触摸,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眼睛很不方便,加深对眼睛重要性的认识。幼儿触摸时,感到新奇,喜欢猜想,使触觉在头脑中形成物体的外部特征。幼儿在教师引导提问时猜出几种玩具的色彩,当看见玩具色彩与自己说的不符时说出是猜的,不是看见的,只有眼睛看见才知道是什么颜色。)
三、幼儿看录像。
师:“我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哪个姿势是爱护眼睛的?谁做的不对?”
(这环节让幼儿看录像来观察和比较,找出不正确的坐姿,了解对眼睛造成损害的一些不正确做法,避免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出不正确的做法。)
四、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几个问题:
1、还有哪些不良习惯能损害眼睛?
2、怎样使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3、如何爱护我们的眼睛?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细心观察幼儿讨论的情况,鼓励幼儿互相交流知识,引导幼儿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能够和同伴交流,讨论热烈,并说出自己要表达的话,还有的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出眼睛不舒服去医院,眼睛看不清楚要佩带眼镜等,通过讨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五、判断对或错。
幼儿每人一张图片,给图片上小朋友的坐姿是否正确,用画(√)或(×)来表示对或错。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及时对幼儿正确的判断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奖励小红花。幼儿在图片上画对与错时,判断的很快,能达到教师要求,得到小红花的幼儿都特别高兴,得到满足。)
六、关心和帮助有眼疾的人。
师:“我还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看上面的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引导幼儿说出要关心和帮助盲人和其他有困难的人激发幼儿的同情心。纷纷说出自己认为应该怎样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同情心。)
师:“有的人眼睛看不见东西,我们叫他们盲人,还有的人眼睛视力非常不好,当我们看到他们过马路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你要怎样帮助他们呢?”
活动反思:
《明亮的眼睛》这一课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开始,我开展了闭眼睛玩游戏摸摸猜猜的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体验没有眼睛的烦恼。但在课堂上有些孩子不听使唤,故意睁开眼睛和虚眯眼睛玩。我沉思了,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活动方式呢?于是,我把活动稍做了点修改,就是以竞赛的形式,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来体验。再请台上的幼儿做完游戏后,谈自己的感受。我发现这样一改,反倒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观察也更仔细了。
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来感知、进一步的观察与讨论的形式,使小朋友加深了对造成眼睛损害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以及怎样来保护眼睛的一些基本常识,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关心、帮助盲人的同情心。活动中通过我的引导和肯定,让幼儿的每一个想法得到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认可,大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其他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的录像,使幼儿在活动的时候能清晰的看到小朋友们的做法,并能直截了当的说出这样的做法是否准确,这样,就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了不好的做法。
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由于我在给小朋友们录像的时候,有几种表现没有记录的周全,在活动的时候有的幼儿将这样的做法说了出来,这让我觉得我在准备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的不充分。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尤其是活动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