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剪线长短、相间距离与门洞大小的关系。
2.能仔细观察,自主看图示操作,并大胆表述探究发现。
3.勇于尝试,敢于提问,乐于分享,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剪线长短、相间距离与门洞大小的关系。
活动难点:能仔细观察,自主看图示操作,并大胆表述探究发现。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积累按图示剪纸、剪拉花等相关经验。
材料准备:三个不同大小的熊玩偶,大门洞范例,操作图示PPT, A4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纸篓每组一个等。
活动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剪门洞,感知边框宽窄与门洞大小的关系。
1.引出话题,提出要求。
老师带来了两只熊,它们有什么不同?
剪门洞要求:门洞能让熊穿过去,而且门洞的四个门框都不能断。
2.检验、展示。教师逐一用不同大小的熊对剪好的门洞进行检验。
3.观察比较:大门洞的门框和小门洞的门框有什么不同?
小结:大门洞的门框窄,小门洞的门框宽。
当我们要剪一个大门洞的时候,就要把门框剪的怎么样?
4.调整门框宽度,让门洞变大。
二、观察操作图示剪门洞,探索三维空间与门洞变大的关系。
1.提出任务,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
2.出示大门洞范例,师幼合作让熊爸爸穿过门洞。
3.寻找秘诀:怎么剪成超大门洞的呢?
4.幼儿尝试按图示操作,教师仔细观察。
5.交流难点、小结:谁来说一说你遇到的问题?
三、巩固剪门洞经验,强化剪线长短、相间距离与门洞越变越大的关系。
1.提出新的挑战:剪老师能穿过的大门洞。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交流、发现:哪个门洞最大? 为什么?
4.集体穿越门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