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景象,知道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小动物、河水等的变化。
2.喜欢观察,有好奇心和探索春天变化的欲望。
3.能用绘画反映自己找到的春天。
活动重点:知道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小动物、河水等的变化。
活动难点:能用绘画反映自己找到的春天。
活动准备:
1.在阅读区,放置有关春天的图片、书籍。
2.在科学区、准备显微镜、放大镜以及相关实物标本等。
3.配套挂图、《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感受阳光的温暖。
在室外阳光下,请幼儿说说太阳和风给自己的感觉与冬天时有什么不同(温和、舒洋)。提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季节来了?太阳照在桌上有什么感觉?
2.在园内寻找春天。
(1)观察花苞、芽、草和树叶的颜色。
(2)观察迎春花和蝴蝶花等。
(3)看一看园内的小动物(小兔、蝴蝶、小鸟等)。
3.绘画:我找到的春天。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贴到“春天”的背景图中,互相介绍、欣赏。
活动延伸:
1.幼儿搜集、教师提供有关春天的图书。
2.提供记录表、显微镜、放大镜、卷尺、磅秤等,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变化。
3.多媒体学习活动:提供《十万个为什么》及《春天》的课文,让幼儿通过自主学有的认知经验。
4.继续充实幼儿的发现,丰富“我眼里的春天”的背景图。
5.完成《幼儿画册》中“春天来了"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