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活动反思>>文章内容
科学活动反思:《我们身体里的洞》(大二班 朱老师)
发布时间:2021-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颖

  “洞”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例如泥土里的一个个洞孩子们都会想到是哪个昆虫的家,洞在身边很多很多,但也容易忽视它。本次科学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从生活中的洞衍生到我们身体上的洞,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探究。在目标上我想通过这节课,让小朋友对自己身体上的洞及它们的作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学会保护身体里的“洞洞”。

  本次活动主要分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个环节“洞洞大猜想”,是根据提示来大胆猜测和想象这些“洞”,第一张图我出示的是一个洞,琪琪说这个是一个眼镜,蕙蕙马上说道“我觉得这个是一个苹果的核”,徐诺用她可爱地声音说道“我觉得这个地底下一个小洞洞,里面肯定住着许多的小蚂蚁”……一下子把小朋友们的思维打开了,我也及时给了小朋友肯定。第二个的是两个洞很明显,马上有小朋友一下子就猜测出来它是隧道,看来孩子们的经验也是很足的。最后出示的是许多小洞洞,小朋友有的说像饼干上的洞洞,也有的小朋友说像我们洗澡的莲蓬头上的洞洞,我没有否定大家的猜测,而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二个环节“找找我们身体里的洞”,孩子们通过和老师一起看PPT,了解到我们人体有许多的洞洞,并且知道了这些洞洞都负责什么任务。主要让小朋友们自主探索,分小组来画一画我们身体上的洞,刚开始,以为这个环节会出现混乱,结果小朋友们有商有量,配合的十分好。每一组小朋友都找了身体上的洞,并向大家进行了介绍。其中一个男孩在手臂上画出了洞洞,原来他说,我们的手可以变成一个洞,可以对他的思维进行肯定,但也要向他说清,我们找的是身体上的洞。

  第三个环节“给洞洞分类,了解洞洞的本领”。我们结合绘本,了解了人身体上的洞洞以及它们的作用,并将这些洞洞是一对的分成一类,要藏起来和要露在外面的分成一类,小朋友对要藏起来的洞洞都能说出理由来。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自己的身体是幼儿最为熟悉的事物,从出生起父母就会教孩子认识各类身体器官,有关身体的知识处于熟悉,浅显而分散的状态。本次活动综合幼儿这些已有的经验,有针对性的探索身体器官的奥秘,悟出了我们身体里的“洞”真了不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