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学说故事中重复出现的对话。
3.初步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重点:大胆地在集体中讲述自己会做的事,乐于表现自己。
活动难点:学说故事中重复出现的对话。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对小兔子、大灰狼动物形象有一定感知。
物质准备:故事PPT、《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乖乖》。
2.结合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故事里有谁?
(2)出示PPT,欣赏故事。
提问:兔妈妈要出去拔萝卜,对三个孩子说了什么?
兔妈妈走后,谁来了?小兔子怎么做的?
看见兔妈妈回来了,大灰狼怎么了?兔妈妈来到家门口,唱了一首什么歌,小兔子才开门的?第二天,大灰狼也唱了这首歌,为什么小兔没有开门?他们对大灰狼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兔妈妈回来了,她为什么夸三个小兔子是好孩子?
(3)再次欣赏,边听边学说故事中重复的对白。
3.讨论分析:如果小朋友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该怎么办?
师幼共同归纳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建议:
1.在表演区提供相关服饰道具,让幼儿分角色表演该故事。
2.在阅读区投放《小兔乖乖》图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