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京剧创意表演 班级:大一班 观察者:颜静娟
观察时间:2021年4月9日 上午10:25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袁霑、丁悦桐、丁若涵、何秉宸、张峻源
【游戏实录一】
区域活动开始了,袁霑、丁悦桐、丁若涵等5个孩子就搬着小椅子来到小剧院,过了一会儿,丁悦桐说:“我们来表演小姐吧。”何秉宸和张峻源就坐到了椅子上当观众,三个女生指手画脚地表演起来。丁若涵说:“小姐是兰花指跳舞,你们跟我做。”袁霑和丁悦桐就跟着丁若涵摆着兰花指从左边转到右边,再从右边转到左边。这时,袁霑说:“等一下。”就见她跑到旁边的道具篮里翻找了一会儿,突然抽出了两条丝巾,分了一条给丁若涵,说:“小姐跳舞有长长的袖子,这个漂亮。”丁悦桐不乐意了,说:“我也要。”袁霑看了看旁边,跑到篮子里抽了枝假花来, 对丁悦桐说:“ 你拿花吧。”丁悦桐笑嘻嘻地接了过来。三个小姐自顾自地跳起舞来,两个“观众”也笑哈哈地鼓起掌。过了一会儿,表演小姐征婚,她们把一个方形的泡沫箱当成了轿子,让丁悦桐坐在上面,前前后后都围着人,代表抬轿子的人。何秉宸在一旁说:“这个轿子都不动,怎么结婚啊?”说着捂着嘴巴笑起来。她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这时丁若涵想到说:“丁悦桐,你站在他们中间,我们假假地做动作坐轿子不就可以动了吗?”“好。”她们煞有其事地一前一后,中间站着丁悦桐,绕了一圈。很是高兴地把小姐“嫁”到了“老爷家”。
【分析思考一】
1.孩子们对表演活动非常感兴趣。从区域计划到准备布景,从角色分配到表演欣赏,孩子们都乐在其中,情绪高涨,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协商交流,当遇到问题时能通过协商选择最适宜的解决方法。
2.会在同伴协商中发展以物代物的水平。孩子们缺少轿子时选择了相似的泡沫箱进行替代,还选择了丝巾来代替水袖,而在表演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经过同伴的提议,还能灵活地选择动作来替代,展示出丰富的想象力。
3.会迁移生活经验。活动中幼儿将自己所了解的情节(如:小姐结婚坐轿子等)在京剧表演中进行创造性的再现,丰富表演的情节。
观察时间:2021年4月15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丁若涵、樊思俞、徐圣骁
【游戏实录二】
今天,丁若涵等几个孩子搬着小椅子就往小剧院走,然后争着去拿京剧服装打扮着自己。徐圣骁和樊思俞突然吵起来,原来徐圣骁拿了老生的衣服,樊思俞要抢。”我看了看樊思俞,问他:“为什么你也要这件呢?还有很多男生的服装呀。”樊思俞低着头说:“我不想穿小丑的衣服。”“为什么呢?”樊思俞小声地说:“我不想做小丑,我不会。”我说:“原来是这样啊,我们的丑角是个很了不起的角色,他能给大家带来快乐,让大家哈哈大笑。我觉得你们两平时也都是大家很喜欢的小朋友,都可以试试,你们觉得呢?”两人互相看了看,想了一会,徐圣骁说:“那我们两个轮流吧,一人表演一次,等下我跟你换。”他听完,轻轻点了点头,但脸上略有难色。表演开始了,孩子们打开了京剧音乐,花旦、老生都纷纷上场,用新增添的轿子和文墨桌表演起了“ 格格出嫁”的段子,用轿子“抬”着格格走圆圈,大老爷这时正坐在文墨桌前专心“写毛笔字”。该轮到丑角了,小廷有点不自信地躲在旁边不好意思上场表演。我对“观众”们说:“看,我们最喜欢的丑角来啦。”大家鼓起掌来。樊思俞脸带羞涩地学着丑角的动作一小步一小步地出来,孩子们一看丑角出场都大笑起来。我就对他竖了大拇指说:“看你多棒,这么受欢迎啊。”他越听越开心,开始大步走圈子,还会试着在舞台中间摇头晃脑两下,又看着我,像是在说:“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动作了”于是我对他点了点头,他羞涩地下场了。
【分析思考二】
1.孩子们表演兴趣浓,但经验缺乏,表演动作比较单-一。孩子们对京剧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能持续专注于自己的想象及生活经验进行表演,在此期间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尽情表演,但是京剧动作较为单一。
2.鼓励孩子遇到问题会协商解决。老师作为孩子表演的支持者不能代替孩子做选择,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让孩子自己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
3.孩子们在大胆表现后才能够获取经验,增强自信。樊思俞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表现,不论表现如何,从他的表现中老师感受到了他的自信在增加。
观察时间:2021年4月22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丁若涵、周灵杰、叶思源、李伊雯、徐圣骁、樊思俞
【观察实录三】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丁若涵很高兴地对着周灵杰喊:“周灵杰,今天你来当导演,我来当副导演。”孩子们各自选择着自己喜欢的京剧服装穿上。李伊雯对我说:“老师,你帮我戴下头饰,它老掉下来。”我一看,原来是旗头无法固定在孩子的头发上,就对她说:“我帮你绑紧一点,如果再滑下来就不戴了吧?”李伊雯听了有点不太开心。这时周灵杰从头饰篮里找到了根毛根,突然跑过来对李伊雯说:“你看,用这个也很漂亮呀,像小姐头上的钗。”说着,她把手上的毛根往李伊雯头上插,看了看,似乎觉得哪里不对,就说:“哦,等一下。”说完只见她来到美工区的美工区,又拿了不同颜色的毛根跟原来那根扭在一起,拧成了一个心形,又跑回来给李伊雯插上,李伊雯笑嘻嘻地跑到镜子前去照了照,心满意足地露出了大大的笑脸。梳妆完毕,我把准备好的京剧音乐播放器递给她们,问:“你们需要开音乐吗?”周灵杰回答:“不用,我会自己唱。”于是,周灵杰开始安排其他几个“演员”来:“叶思源和丁若涵,你们是小姐,从这里出场,一会到中间来跳舞。徐圣骁,你是大老爷,从这里走出去。还有樊思俞,你要跟着大老爷一起走出来做动……”说着,周灵杰站在舞台中间开始唱京剧。叶思源和丁若涵出场了,在舞台中间挥舞了几下水袖就看向周灵杰,周灵杰走过去,说:“小姐还能这么做,水袖要撩起来……”边说边做了几个京剧花旦的动作,叶思源和丁若涵一起学着做起来。
【分析思考三】
1.会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表演分工。她们知道“导演”是一场演出的主指挥,是教“演员们”表演的人,于是自发地在活动中增添了这一-角色,以便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精彩。她们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到表演活动中,丰富表演的情节。
2.会发挥自身特长,促进共同的发展。周灵杰学过京剧,她会向好朋友展示自己演唱京剧的特长,并且发挥自身的优势指导同伴的角色分工及表演方式,幼幼间相互模仿和学习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3.会迁移不同区域的经验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周灵杰能将自己在美工区创意编织的经验运用到表演中,让自己的表演更具丰富性和创新性。
【回应策略】
1.明确戏剧表演游戏的特点
首先,戏剧表演游戏是一种游戏,所以具有鲜明的游戏特点。教师在对大班幼儿的戏剧表演游戏进行指导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其游戏性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大班幼儿的智力发育正处于关键阶段,对于未知的事物,不仅有着自己的理解,还喜欢寻根究底,不停发问,直到获得自己满意的答案为止。而且大班的幼儿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对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基于此,幼儿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戏剧表演游戏中。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戏剧内容的创编,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编好,安排幼儿进行表演。如果教师指导过度,那么幼儿就会过度听从安排,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也无法真正体会到戏剧表演游戏带来的享受与快乐。
其次,戏剧表演游戏还具有鲜明的表演特点,所以教师要在具体的戏剧表演游戏中留心观察幼儿的特殊表演需求和兴趣,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班的每一位幼儿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与成长。
2.激发幼儿对戏剧表演游戏的参与兴趣
要想对大班幼儿进行戏剧表演游戏指导,幼儿教师必须要激发幼儿对戏剧表演游戏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实施戏剧表演游戏,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幼儿基本的表演技巧,丰富幼儿的表演体验,同时加深幼儿对相关生活的感悟,所以教师一定要突出戏剧表演游戏的游戏性,激发幼儿对戏剧表演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充足的仿真道具,为幼儿创设逼真的戏剧表演环境,从而让幼儿对戏剧情节中的内容以及角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产生浓厚的表演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材料,与幼儿一起制作戏剧表演所需的道具,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制作出更多具有新意的游戏道具。最后,为了渲染戏剧表演游戏的氛围,教师还可以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引导幼儿更加快速地进入到戏剧情境中,享受戏剧表演游戏带来的乐趣。
3.创新戏剧表演游戏的剧本
要想对大班幼儿进行戏剧表演游戏指导,幼儿教师必须要对戏剧表演游戏的剧本进行创新。因为现阶段的幼儿戏剧表演游戏的剧本非常固定,基本都是按照某一读物的相关要求进行戏剧表演,并没有注重幼儿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剧本改编能力,善于将各种各样的故事,各种各样的表情、动作以及语言等融入到戏剧表演游戏中,增强戏剧表演游戏的游戏性以及表演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喜爱的动画片进行改编,对某些经典绘本进行改编,进而形成新的戏剧表演剧本,然后引导幼儿进行充分演绎。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擅长的舞蹈、歌曲融入到戏剧表演游戏中,让戏剧表演游戏的剧本更加丰富多彩。
4.加强对戏剧表演游戏时间的控制
要想对大班幼儿进行戏剧表演游戏指导,幼儿教师必须加强对戏剧表演游戏时间的控制,从而既可以加深幼儿对戏剧表演游戏的体验,又可以提升戏剧表演游戏的质量。首先,与小、中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比,大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已经有所延长,也可以听懂教师的指令和安排。所以,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园中的零散时间利用起来,进行戏剧表演内容的渗透。其次,当正式开始戏剧表演游戏的时候,教师要尽量减少自己的指导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幼儿,让幼儿进行自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