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行为观察记录表(6月 颜静娟)
发布时间:2021-06-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颜静娟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好玩的皮影戏      班级:大一班     观察者:颜静娟  

 

观察时间:202162 上午1005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储昊

【游戏实录一】

区域活动开始,储昊就和几个小朋起进入表演区,在观察了区域内投放的各种材料之后,储昊选择了皮影戏的道具。只见他先把挂在头顶的幕布放下,接着打开表演区的灯光,拿出《西游记》中的唐僧,放到幕布后面摆弄起来。由于光线的几何性质,幕布上出现了唐僧的影像。看到幕布里的唐僧,储昊兴奋的挥舞着道具,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也一起哈哈大笑。随后,他依次拿起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摆弄了一遍,每一次都笑得合不拢嘴。最后他又拿起唐僧和白龙马,一边摆弄着唐僧的四肢,边边念着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原本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看到储昊玩的很开心,一股脑的都挤到幕布后进行表演,幕布前没有观众。

【分析思考一】

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储昊小朋友已经掌握皮影玩偶的操作方法, 知道玩皮影需要利用光,要将物体放在灯光下并且靠近幕布才能成影

幼儿的语言表达来看,幼儿对教师提供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材料只是初步感知,会念学过的相关的儿歌但对于《西游记》的剧情不太了解,只会自己摆弄皮影,还无法表演一段完整故事。

从幼儿的参与度来看,幼儿对皮影戏十分感兴趣,参与度高,但是玩游戏的秩序不好,缺乏谦让意识和对皮影戏耐心观赏的意识。

 

观察时间:20216109 1012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储昊、罗敏嘉

【游戏实录二】

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储昊和罗敏嘉再次来到表演区,这一次他发现区域里多了一个东西,原来是音乐播放器。他们打开播放器,里面传来《西游记》的背景音乐。有了这一道具,小朋友更加兴奋啦。他们依照之前约定好的规则,采用猜拳的方式选出谁先进行表演。在获得胜利后,储昊打开音乐,迫不及待的走进幕后,拿出皮影人物,其他小朋友则坐在幕前安静当观众。有了之前对《西游记》故事情节的熟悉,这一次储昊拿好皮影后报幕“大家好,今天表演的节目是《三打白骨精》”作为观众的小朋友纷纷鼓掌欢迎。储昊根据音乐,一边操作皮影,一边嘴里讲述故事。表演结束后,小朋友都哈哈大笑,夸奖储昊博表演的很好。  

【分析思考二】

从幼儿的语言表达及操作演绎来看,相比第一次的瞎编,这次幼儿已能讲述故事的大概情节。且在演绎的过程中关注到皮影与情节的配合操作过程较完整,流畅。

表演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幼儿十分有序,能按照之前的预定追守规则,轮流进行表演。

皮影人物投放过于单一,仅仅围绕《西游记》一个故事,幼儿选择的种类少。

 

观察时间:2021616 上午1008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储昊、朱瑾研

【观察实录三】

储昊今天又来到表演区。他还约了几个小朋友--起来表演。他们首先发现了新增添的皮影人物。接着又发现了放在旁边的《鸡毛信》绘本,储昊开始一页一页地翻阅绘本,不时抬头看看新增的皮影人物。过了一会,他拿起绘本和小八路的皮影道具,开始对照故事内容摆弄起来,只见他边讲述故事,边搭配声效,并且不断摆弄皮影道具。讲完故事之后,他又拿了其他的皮影材料,将两个故事中的人物混一起,创编故事,并且和老师分享了他编的故事,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也对他创编的内容很感兴趣。  

分析思考三

幼儿接触皮影戏已经有一段时间,对皮影戏的表演方式日渐熟悉,孩子讲述故事的完整性有了极大的提高,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对故事的创编能力、联想能力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幼儿对皮影戏的操作形式有了良好的感知,对表演时应该遵守的规则也熟记于心,能够互相提醒,也学会了等待和谦让。养成了良好的操作秩序。

幼儿对故事的细节以及人物的情绪还不能很到位的表现。

【回应策略】

1.基础:培养幼儿对民间皮影的喜爱之情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幼儿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皮影艺术作为一项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鲜少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特别是城市幼儿的生活中,它跨越了数千年时空,至今仍旧充盈着独具一格的魅力。教师在设计皮影戏活动时,应以情感目标为基础,让幼儿了解皮影,喜爱皮影,甚至对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浓厚的兴趣。

2.核心:以儿童为中心,鼓励自我表达

儿童是具有戏剧天性的。儿童戏剧是儿童发自内心的流露和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 “以儿童为中心”,在戏剧活动中体现为“每一个人都是自我表达的个体”,儿童和教师作为戏剧活动中某种角色,实现自己对戏剧的贡献,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都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外化,不受他人的干扰和限制。“自我表达”应该是儿童戏剧教育的一种重要内涵,如果它被教师遗忘或忽视了,那么戏剧教育就极易陷入一种机械的、灌输的、训练式的教育活动。在设计幼儿戏剧教育活动的目标时,应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所区别,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活动。

3.重点:乐于与人交往,学会合作

皮影戏在表演时,演员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为演出汇报式和区域“小剧场”式的,这两种形式的戏剧活动通常都是幼儿穿上表演戏剧所需的服饰、道具等,担当剧本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表演。而在皮影戏中最基础的人物分工就有两类,一类是操纵影人并讲述故事的,另一类是进行配乐的。在活动的前期工作中,前一种主要是教师和幼儿创编;而后一种除了创编戏剧外,还要负责皮影的制作;相较于幼儿园现有的戏剧活动形式,皮影戏的人员分工更详细,角色更多,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要求更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