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行为观察记录表(11月 颜静娟)
发布时间:2021-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颜静娟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南瓜小房子      班级:小二班     观察者:颜静娟  

 

观察时间:20211118 1530

观察地点:小二班表演区

观察对象:王梓桓、陆星吟

【游戏实录一】

活动一开始出示制作好的南瓜屋道具引发了幼儿的兴趣教师“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南瓜屋里面住着谁老师借助图画书的阅读,把第一次阅读定为完整地讲述大书第二次阅读采用边提问边讲述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老师“小老鼠的南瓜房子帮助了谁

陆慷“小青蛙、小鸡、小兔还有小羊”老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请求小老鼠的陈烁羽“救命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讲述故事内容,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同时也理解掌握了词汇:暖和、舒服、篱笆、湿淋淋、探出、很大很大、很小很小、救救我、了不起等,对这些词语有了更深的感受。   

【分析思考一】

  老师以夸张面部表情及恰当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认真看图,寻找图中所传达的故事信息,配上老师的故事讲解,幼儿都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也对阅读故事书产生了浓厚兴趣,基本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南瓜小房子》这个故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对话与动作表情有点多,老师在指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分析人物心理及当时心情的过程也用了不少时间,致使幼儿按捺不住,有些心不在焉。看来老师还要多花些课时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   

 

观察时间:20211123 上午1002

观察地点:小二班表演区

观察对象:陆慷、陈烁羽、欧昊霖、仲冠澄

【游戏实录二】

今天是故事表演《南瓜小房子》第二次表演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学会故事中的对话以及角色的出场顺序。

师:“小老鼠在南瓜房子里做什么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都有哪些小动物到南瓜房子里躲雨?(要求幼儿按顺序说出)小青蛙、小鸡、小兔、小羊的家在哪里?(海洋、篱笆、草窝、草棚)小动物到小老鼠家躲雨都说了一句什么话?……”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老师的问题下复述掌握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当老师提出要扮演角色表演时,幼儿表现出强烈的表演欲望,最后扮演小青蛙,杨老师扮演小老鼠时,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小鸡、小兔、小羊,尝试着一起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片断。

【分析思考二】

幼儿对故事《南瓜小房子》很感兴趣。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很多,但是幼儿也基本记住了故事中的角色和角色出场的顺序。青蛙的对话很多,很长,只有个别幼儿记住了大概。但是青蛙的对话又是贯穿着整个表演,所以在表演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能力较强的幼儿来扮演小青蛙或是教师扮演参与幼儿的表演活动,并在课余的时候教师还要多讲讲本故事,让幼儿多熟悉青蛙和小老鼠的对话,让幼儿充分的做好表演前的准备。大部分幼儿都能记住故事中的关键词,并且说的很棒。

观察时间:20211130 1503

观察地点:小二班表演区

观察对象:陆慷、陈烁羽、欧昊霖

【观察实录三】

表演活动开始了,老师引导幼儿猜想故事中大雨天的情境:动物们遇到大雨会怎么样?(有什么动作什么表情),陆慷“我是小鸡大雨冲走了我的篱笆,小鸡我没有家了陈烁羽“我是小兔,救命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欧昊霖也学着小羊的样子:“咩咩咩,不好啦,不好啦,雨越下越大,草棚被遇水淹没了,小羊我没有了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分片断模仿表演,幼儿分别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模仿青蛙、小鸡、小兔、小羊淋雨时着急、求助的样子,用招手、拥抱等动作表现小老鼠帮助动物们躲雨情节,用欢笑、鼓掌等形式表现小动物们在南瓜小房子中躲雨的温馨情景。最后再完整地集体表演故事。       

分析思考三

  本次活动是集体表演,幼儿的兴趣很浓,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并且也很喜欢表演,连平时不善于表演的和几个胆小的孩子也能参与进来,虽然在表演的时候幼儿会忘记台词,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还是能表演的很棒。但是对于青蛙这一角色幼儿记不住他的话,要在老师的不断提醒,跟着老师一遍一遍地念着对话,尝试记住。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小老鼠演得很棒。今后会多利用课余的时间训练几个能力强的孩子担任小青蛙这一角色,掌握其对话,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

 

【回应策略】

1.采用多种形式、手段,让幼儿熟悉作品,掌握对话。

  在幼儿学习表演、进行游戏之前,首先教师应单独安排一次活动,帮助儿童熟悉与理解作品的内容并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用不同的语调表现故事中人物、动物不同的说话声,并伴有栩栩如生的动作,表情丰富的为幼儿做示范表演。其次,应反复的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表示语言中的重点。让故事中的对话在幼儿头脑中烙下印记。再引导幼儿学习语句,模仿语气语调。

  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视剧、动画片、课件、掌握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多看、多听,帮助幼儿熟悉文学作品,体验作品的内容、情节、角色。基于以上小班儿童在表演游戏中的特殊性,则更需要教师在小班儿童表演游戏中做好指导的工作。

  2.细致观察,有效指导。

  大部分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游戏的重要价值,都知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游戏,那么要指导什么呢,难道只是指导幼儿如何绘声绘色将表演游戏进行的更好,有一个好的效果?其实不然,所谓观察,既要观察游戏本身,又要观察幼儿的态度与情绪,游戏主体的表现才是影响游戏效果的关键,所以幼儿游戏时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与指导。

  首先,应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规则意识。良好的游戏常规有利用游戏更好的开展。因此,老师应指导幼儿如何遵守规则,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是什么?有哪些游戏规则,如在指定的范围内游戏,不争抢玩具、爱惜玩具等。发现,有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应及时的纠正。

  其次,应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语言、动作、表情、道具的使用情况等。在表演游戏的指导中,教师可采取平行介入和合作介入等方式进行指导。小班的幼儿没有协商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确定表演的主题,确定扮演的角色,协助他们佩戴好头饰、胸饰、服饰等。

  再次,幼儿小班的幼儿还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还无法自己协商克服。因此,老师可以以角色或是观众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随机的指导。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尝试游戏的创新,增加语言、增加简单的情节,增加角色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