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童话剧表演模式初探(陆金茹)
发布时间:2021-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金茹

幼儿园童话剧表演模式初探

陆金茹

  1.模仿表演模式

  幼儿园的小朋友实际生活经历有限,思维还没有发育完全,比较简单和直接,不会进行复杂的分析,一般是通过事物的表面来分析和理解,在表演童话剧之前不会先做好规划和计划。但是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很多小朋友在观看动画片时,都会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说话方式和动作,教师在童话剧表演过程中也要充分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幼儿通过模仿表演的形式表演童话剧。在模仿表演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先播放相关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模仿表演出来。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剧表演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此时幼儿会不自觉模仿和学习视频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并且在自己的表演中应用起来。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模仿。

  2.分段指导模式

  对于比较长的童话剧,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表演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幼儿很容易忘记接下来故事是朝哪个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段指导措施来指导小朋友完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剧表演。

  例如,在《三只蝴蝶》童话剧的表演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分段指导的方式,将《三只蝴蝶》分成三段来进行指导。第一段是三只蝴蝶在花园中快乐玩耍,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蝴蝶,在花园中会如何玩耍。第二段是下雨了,三只蝴蝶找花朵避雨,这是整个童话剧的重点内容,教师要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学习红蝴蝶、白蝴蝶和黄蝴蝶之间的对话,表现出遇到困难时焦虑的心情。首先让幼儿能够复述故事中的对话,然后再结合蝴蝶的心情表现出来,也可以根据需要让一些学生扮演红花、白花和黄花等。第三段是雨停了,三只蝴蝶又快乐地玩起来,指导幼儿将磨难之后的喜悦表现出来。分段指导,结合具体的童话剧内容和故事的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够发挥出更佳的效果。

  3.融入音乐模式

  音乐具有渲染情感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的童话剧表演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更积极主动投入到童话剧的表演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童话剧表演中融入音乐,渲染出更符合童话剧情感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快速体验到相关的情绪,同时还能帮助幼儿快速进入到故事的发展中。播放音乐还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表演热情。幼儿非常活泼好动,当听到音乐时,会不自觉跟随音乐摆动身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个特性,在童话剧表演中播放适当的音乐。

  例如,在《小青虫的梦》童话剧表演中,在童话剧的一开始,小青虫出场时是非常开心的心情,因此,此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非常欢快的音乐,来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让幼儿更积极投入到童话剧的表演中。随后,当小鸡报信员出来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剧情和小鸡报信员的心情来播放适当的音乐,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童话剧中人物角色的情感,从而使表演更准确和生动。

  幼儿园童话剧表演是幼儿园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童话剧表演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采用模仿表演、分段指导表演和融入音乐等措施来提高童话剧表演的效果,充分发挥童话剧表演的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的教育功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