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幼儿园教育戏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束佳 | 推荐时间 | 2021.8 |
文献题目 | 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文献来源 | http://{域名已经过期}/Article/CDMD-10445-1015601793.htm |
目前,我国关于幼儿戏剧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增多,但有关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实施方法的研究明显不足。研究者通过在幼儿园中的实习,结合济南市几所幼儿园的戏剧活动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解决幼儿园戏剧活动中现存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理论概述及其价值。首先对幼儿戏剧、幼儿戏剧教育、幼儿园戏剧活动进行了概念界定,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省级优秀的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组织形式分为四种:演出汇报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区域“小剧场”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幼儿园戏剧活动、主题整合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其次,根据这四种组织形式,并结合实践研究,总结出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特点为:一是欢快浓郁的游戏性;二是稚拙有趣的冲突性;三是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四是学科领域的整合性;五是参与人员的互动性;六是活动内容的生活性。再次,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开展幼儿园戏剧活动的价值:一是有利于促进幼儿生理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三是有益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四是有益于幼儿的社会化;五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六是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第二部分,对当前幼儿园戏剧活动开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现状:目前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存在形态及现状:一是演出表演式幼儿园戏剧活动占主导;区域“小剧场”式幼儿园戏剧活动“有名无实”;主题整合式幼儿园戏剧活动零星发展。二是幼儿园戏剧活动开展范围小,且局部范围内发展不平衡。从地区上看,大城市较中、小城市的幼儿园,其幼儿戏剧活动的组织与发展更为活跃。东部地区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教育资源配置都比西部地区实力强。三是幼儿园戏剧活动的人员参与,多以教师和部分具备表演特长的幼儿为主,家长参与较少且专业人士参与指导的情况极少。 研究者通过对现状的把握和具体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发现并总结幼儿园戏剧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组织形式单一,活动功利性强;二是重视参演幼儿,忽视观演幼儿;三是注重表演结果,忽略过程体验;四是区域活动繁多,指导教师缺乏;五是教师专业素养低,活动反思滞后。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原因一,成人本位的传统幼儿戏剧教育思想占主导,教师在活动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幼儿只是充当演员角色,没有更多发言权。原因二,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教师的压力来自更高一层的管理者,当教育工作成为负担,教师本身也会忽略“儿童中心”原则。原因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关于戏剧专业课的设置,导致幼儿教师缺乏戏剧专业素养的培养。 原因四,受外来戏剧教育经验的影响,难免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忽略甚至放弃了园本戏剧创生,一味借鉴外来成品。 第三部分,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对策性思考与建议。 对策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戏剧教育理念,鼓励幼儿园开展戏剧活动。让幼儿在接受戏剧教育的过程中,享受戏剧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戏剧活动中蕴含的情感。 对策二,丰富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组织形式,弱化功利性目的。提倡依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戏剧活动。 对策三,重视全体幼儿的参与,增强幼儿参与戏剧活动的体验。戏剧活动的包容性和整合性,为全员参与带来了可能性。不仅要重视参演幼儿,同时要注重观演幼儿。 对策四,尊重幼儿戏剧活动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幼儿园戏剧活动以过程为导向,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戏剧活动,改变教师绝对主导的状况。 对策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注重对幼儿戏剧活动的反思与评价。从高校开始,为学前专业的学生设置幼儿戏剧教育课程,培养一线教师的戏剧素养,强调幼儿戏剧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并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