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我和恐龙做朋友 班级:小一班 观察者:陆金茹
观察时间:2021年5月13日 上午10:20
观察地点:走廊扮演游戏区
观察对象:张浩 周依辰 范屹
【游戏实录一】
最近,有小朋友带来一本绘本书,绘本书的名字叫《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给小朋友讲完这个故事后,让小朋友上来表演其中霸王龙和吉龙的几个动作和表情,有小朋友表演的非常不错,大家也争相模仿。因此,有小朋友建议:“老师,我们可以把它放到表演区来表演。”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个故事投放到扮演区里来表演。
我们把绘本故事情节布置在了扮演区内,美工区的小朋友为扮演区制作了头饰,于是张浩、小米、范屹等几位小朋友就高兴地进入了角色扮演区进行了表演。其他小朋友作为观众等待观看演出,张浩和小米来做演员,张浩和小米商量,先张浩做霸王龙,小米来做吉龙,于是他们戴上头饰,找到丝巾、毛绒球等道具披在身上开始表演。他们的表情和语调都非常逼真,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前来欣赏。表演完之后,小观众们都开始鼓掌了。接下来该交换角色了,可是张浩不肯脱下表演服,问他问什么不愿意?他说:“可是我不想演霸王龙,他真的太凶猛!”有小朋友说:“不想演也要演,你答应过的。”眼看表演已经无法继续下去,小观众和小演员们也都没了兴致,于是只好结束了表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候,我走过去,和小朋友展开了讨论:霸王龙的角色应不应该演?于是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小朋友说:“霸王龙看上去很凶猛,但是演的时候也是非常可爱的。”有小朋友说:“霸王龙虽然看起来凶,但是也很聪明。”经过讨论,我们总结得出:虽然霸王龙有时候有些凶猛,但是如果小朋友把霸王龙演的很像,把自己角色展示给大家,为大家带来快乐,大家就会很喜欢这个小演员,这个小演员也是一个很厉害的演员。
【分析思考一】
幼儿的“对”与“错”的意识非常强烈,“错”的事情坚决不做会将故事里面的角色和自己联系起来,认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角色,会将事实与之相混淆。
1.让幼儿之间展开讨论,幼儿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
2.教师在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澄清。
3.教师参与游戏,增加游戏的导向性。
观察时间:2021年5月20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室内美工游戏区
观察对象:张浩
【游戏实录二】
张浩小朋友不论在哪个区,都坚定不移的做着自己最喜欢的霸王龙,从主题活动开始他就非常喜欢做霸王龙,一直做到现在,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是佩服他的毅力,从开始的乱成一团,分不清前后,哪是头哪是尾巴,到现在的惟妙惟肖,简直令人惊叹,可见他对于做恐龙这件事的兴趣是有多浓厚。
幼儿的创造思维,只有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的心理状态下才会产生。幼儿年龄越小,发展变化越快。他们在捏的最初阶段,只是拿着粘土翻来覆去的玩或干脆捏成一点一点扔掉。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他们就能模仿老师进行简单的、有目的捏圆。
因此,我十分注意观察幼儿的成长变化,抓住适应的时机,循序渐进的提出新的要求,当幼儿的小手逐渐灵活,就引导幼儿尝试想象捏(没有轮廓),并为自己的作品进行添画或装饰。伴随着这些新的要求的是幼儿可以达到的新的目标,幼儿从中体验到的是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循序渐进的发展。
【分析思考二】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最漂亮的、最成功的,我掌握了这一心理特点后,在评价欣赏环节总是把每一次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当陈凯硕小朋友的恐龙被其他小朋友惊叹,赞扬和羡慕的时候,他会体会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也满足了幼儿他自己的成就感。每当孩子们制作作品时,他们是快乐的,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是快乐的笑容,在探索和学习做手工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注意力和耐心,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初步的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