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愉快的夏天 班级:小一班 观察者:陆金茹
观察时间:2021年6月11日 上午9:45
观察地点:走廊扮演游戏区
观察对象:李沁桦 于昊辰
【游戏实录一】
扮演区是孩子们的小社会,每次的区域游戏都会演绎出不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来源都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后的所思,所想。瞧,区域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就在表演区里忙活开了。我被眼前的热闹景象给镇住了,“播音总监”桦桦正在有模有样的安排小朋友表演。她按照自己设计的节目表来请其他小朋友表演, 在“播音总监”的安排下真是有条有理,他们表演唱歌的唱歌,用小鼓伴奏的伴奏,还有的小朋友在舞台上穿着演出服装在即兴表演呢。好一番热闹。这时,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刚坐下,我们的“小播音总监”就不让他闲着,帮他安排了表演,让他给舞台上表演节目的孩子进行配乐,刚刚满脸洋溢着笑容的辰辰看起来不大开心了,没等一分钟就换了个区域走人了,“小播音总监”着急的对我说:“老师,辰辰他不听话换区域了。”
【分析思考一】
对于本次表演区的整改,我认为还是比较激烈成功的,孩子们认真的表演,绘声绘色的演唱,有节奏的小鼓伴奏,真的很出色!其中,那位突然出现的辰辰小朋友退出该区域,不想玩的现象,我认为是辰辰小朋友对打击乐的陌生不感兴趣,所以才离开。在这件小事中,我发幼儿对表演内容也很讲究,幼儿要选着他们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表演内容,所以,我们老师对表演区的节目单表演内容应该好好选择,对表演区的材料也应该有创新。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更认真的表演,绘声绘色的演唱,对表演的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观察时间:2021年6月18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走廊扮演游戏区
观察对象:李沁桦
【游戏实录二】
在一次音乐活动后,孩子们想进行表演,桦桦说:“我们可以玩大剧院的游戏呀。”于是经过商量,新的“大剧院”游戏就产生了。我问他们:“什么是大剧院?”桦桦大声说:“大剧院是表演的地方。”于是就看见孩子们在忙着摆椅子,然后都挤在台上,有的拿乐器,有的拿话筒,开始表演起来了。而台下的小椅子上,小观众们也是自由的走来走去,想坐下就坐下看,想走了就走了,正在表演的孩子还会跑到其他的地方去玩……
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进行了谈话:你看到大剧院里表演吗?大剧院里的座位是怎么摆放的?谁来表演?于是在孩子们的讨论下,孩子们用小栅栏作为隔断,隔开了小舞台和观众台,形成了表演的游戏环境。有的孩子说表演的时候需要用乐器来伴奏,于是演员中分了唱歌的人和打击乐器的人。随后,在讲评中,我又和孩子们交流了金箍棒断的原因,并将搭建牢固的图示进行绘制,要求边缘和圆心碰牢,有张贴在区角中,以便让幼儿在今后的搭建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将圆形搭紧,这样才能保证牢固性。
【分析思考二】
孩子们对于大剧院的游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大剧院是演出的地方,也可以看动画片,小演员也能够主动摆好小椅子,配合表演,但是由于表演的经验比较少,这次他们只是不停的在表演小星星,有的小观众都没有了兴趣离开了,而且小演员与小观众之间没有互动性,大家都是比较随意的,表演的人只管自己表演,而小观众也是想走就走,想看就看。
我觉得可以稍作调整:
1.因为插牌是早上就插好的,可以引导插大剧院的幼儿先讨论、计划一下今天想要表演什么节目,在表演的时候可以轮流来表演,丰富表演的内容。
2.可以提议增设一个小主持人来报幕,增加大剧院演出的趣味性。讨论大剧院里有哪些工作人员?小观众进来需不需要买票?引导工作人员分工好自己的角色,比如卖票、主持人、演员、伴奏等等。也可以收集一些帽子、王冠、眼镜、彩带等道具,为游戏增添精彩。
观察时间:2021年6月24日 上午10:20
观察地点:走廊扮演游戏区
观察对象:李沁桦
【观察实录三】
下午区域活动时,桦桦到表演区内,表演区里放着一面小鼓。她拿起积木,使劲地敲打起来,“咚咚咚”的声音很响。这时“咚咚咚”的声音吸引了其他喜欢凑热闹的幼儿,他们见状也纷纷模仿着使劲地敲打着小鼓。桦桦还对同伴说:“我们来比比谁敲得声音响,好不好?”她的建议马上得到同伴们的响应,于是大家都使劲地敲起小鼓来,这时欢笑和尖叫声顿时覆盖了教室。
我轻轻走过去,打开录音机,录音机里播放出幼儿很喜欢听的儿童歌谣,这时幼儿都一一有序地坐下来了,老师坐在一旁和幼儿一起听童谣。
【分析思考三】
孩子是那么的好动、好模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对任何事物都想动手去试一试,他们使劲地敲打小鼓,对小鼓发出的声音充满兴趣,他们发现越是敲打得重发出的声音就越大,于是他们对这个动作特别感兴趣,所以越敲越有劲,他们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些重重的声音会给环境带来噪音。这个时候,老师如果极力阻止是无力的,他们也会无动于衷。
老师的播放音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采用,也吸引了幼儿。如果可以随机带领他们和我一起有节奏地敲打小鼓,让幼儿感受到,随便乱打发出来的声音不好听,而老师有节奏地敲打发出来的声音好听。这样通过比较,让幼儿在心中取得了老师打得真好听,我也要奏出动听的效果。我想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他们听到有节奏的好听的声音,让他们会对有节奏的声音产生兴趣,而且愿意和我一起拍打节奏,从而让噪音变为乐音,可能更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且有所提升。
【回应策略】
1.表演时不必注重表演技巧,应重在鼓励他们大胆参与,使幼儿的表演更加自如、自信。多让那些不敢上台的,不敢表演的小朋友多多上台。这样机会多了,她们胆子也慢慢的大了。不过这需要时间的锻炼,还要多多给她们掌声,鼓励。
2.老师适时介入进游戏中,用语言和动作来提示孩子怎么来玩,让孩子明确目标,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不要没有目的去游戏,然后让他们自由组织分工好,由能力强的孩子带着一起合作,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自由的、快乐的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3.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现力,并给予建议或点拨式的引导,使其语言生动形象,对于能力中等或较弱的幼儿作出适当的提高或模仿,教师耐心倾听幼儿的发音、讲述,对于羞涩不敢表现的引导幼儿他们与同伴一起朗诵、讲述,再过渡到独立主动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