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我的幸运一天 班级:大三班 观察者:邵冰青
观察时间:2020年9月8日 上午10:20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裴法然、孙佳铭、王奕勋
【游戏实录一】
游戏时间到了,孩予们开始分配角色。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哭声:“哇!老师他们要吃我,他们要吃我!”我走进孩子中间,只见齐齐哭丧着脸,脸上挂着泪水,一副委屈而又胆怯的表情。“怎么了?”我问。齐齐哭着说:“他们说我是又白又胖的小猪,要把我给吃了,我不想当小猪!”旁边的孩子七嘴八舌地说道:“小猪不好,我也不当小猪。”有的说:“就让齐齐当,就让齐齐当!”看到没有人乐意演这个角色,我考虑了一下,轻声地说:“这样吧,老师来当小猪好不好!”孩子们似乎都松了口气:“好啊!好啊!老师当小猪喽!”游戏顺利地开展起来。我和孩子们一起演着、唱着、跳着。每当我享受着“狐狸”为我做面条、为我按摩、为我洗澡的时候,我总是夸张地表现出一种很享受的感觉。最后当“狐狸”累倒在我的脚边时,我得意地说道:“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从孩子们的眼中可以看到一丝羡慕。
表演结束时的评价活动中,我与孩子们讨论起来:“小猪被吃掉了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呢?”孩子们乐呵呵地说:“没吃掉!这是小猪的幸运一天!”“下次谁愿意来演小猪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愿意,我愿意!”
【分析思考一】
在主题过程的实施过程中,幼儿首先通过读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的故事情节,理解小猪与狐狸间的矛盾冲突,知道幸运的含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在艺术表现方面,幼儿能较为生动的模仿绘本中小猪和狐狸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并探索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音质变化。并能够大胆创编小猪想出的新办法以及回家后的情节,并以绘画和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分别设置了相应的表演区:我的幸运一天,并且分幕尝试表演,让幼儿对每一幕角色的语言、动作、心里都心中有数。还设置了语言区和美工区,特别是在美工区,我们投放了多种形态和表情的狐狸和小猪让幼儿涂色、临摹,让幼儿更加形象的通过语言表达和绘画表现出对剧本故事的理解。
观察时间:2020年9月28日 上午10:20
观察地点:走廊表演区
观察对象:裴法然、孙佳铭、王奕勋
【游戏实录二】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开始分配角色。乐乐一下冲到道具箱前面,拿起狐狸的头饰,戴到头上。他开心地喊道:“今天我演狐狸,今天我演狐狸!”
表演开始了,乐乐扮演的狐狸忙前忙后。一会儿做面条,一会儿替小猪洗澡,一会儿给小猪按摩肩膀、捶腿、捏手。“狐狸”忙得满身大汗。最后“狐狸”累昏过去了,小猪放声大笑说道:“哈哈!多么美味的面条,多么舒服的澡,多么快活的接摩。现在我是全村最干净、最肥、最柔软的小猪了。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
游戏结束了,孩子们收道具的收道具,换衣服的换衣服。可是演狐狸的乐乐却一直躺在地上不起来。许多孩子围在他的身旁,大声地喊道:“乐乐,快起来!乐乐,快起来!”可是乐乐还是一动不动。我走过去,问:“乐乐,怎么了?”乐乐疲惫地说道:“老师,我累死了!”孩子们都笑起来。我扶起乐乐,说道:“小朋友们,乐乐表演得太卖力,太投入了,所以他才会像狐狸一样累得不行了!让我们给乐乐鼓掌吧!”
【分析思考二】
大班幼儿已经开展过戏剧主题活动,在戏剧认知上积累了-定的经验,知道戏剧表演时需要肢体动作、台词、语气语调相结合。能够理解故事发生的多个场景,知道狐狸狡猾、小猪贪吃、可爱的形象特征。可是幼儿对“幸运”有多种理解方式,不知道绘本中“幸运”的含义。幼儿对于绘本中狐狸和老鼠的形象认知不熟悉。
大班幼儿在戏剧的表达、创造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该绘本内容简单易懂,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故事线索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及角色对话。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意识也增强了,知道当出现难题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化解危机,从而解决问题是孩子们一-直 需要探索学习的地方。
【回应策略】
1.三幕剧中变换的场景,主角狐狸装束的三次变化(厨师装束、洗澡装束、按摩师装束)是游戏的重点。由于每一幕衔接紧密,狐狸要换装束,时间上来不及。教师可以通过让三个幼儿分别扮演三只不同装束的狐狸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可以让更多的幼儿扮演这一重要的角色,从而得到锻炼。
2.指导幼儿形象、逼真地进行表演是活动的重点之一。其中,道具的制作与使用对整个表演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剧目让幼儿完全用自己的肢体进行表演,是过于抽象的,对幼儿的能力要求也过高。当幼儿的手上有了一个道具,就能激起他们的想象,更有利于他们的表演。夸张的道具能起到很好的舞台效果,激起幼儿充分的想象,所以我们的刷子、切面刀、擀面杖、火锅都很大。头饰的制作既要表现出角色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感受。比如我们的头饰既不是封闭的面具,也不是传统的头饰,而是一种头饰和面具的结合。这种半封闭的头面饰,让一些胆怯的孩子在心理上有被包裹、被保护的安全感,同时也有一定的神秘感,在表演中更有趣。
3.幼儿在表演时可能会出现声音不够响亮的问题,这是游戏的难点。例如,狐狸在给小猪做面条时说的台词“面条长,面条香,面条烧好丁,小猪快来尝一尝”,由于不是对话,所以声音很小,有的时候会有一种自言自语的感觉。碰到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狐狸和主角狐狸一起做面,一起说这段台词,说的时候加上拍手,这样幼儿就会有一种集体游戏的感觉,大家一起说声音也会很响亮,使表演达到理想的状态。
4.台词准确、简洁的表达是游戏的另一难点。对于5岁的幼儿来说,唱比说容易,跳比演简单。观众对剧目是陌生的,在第一次接触中,要让观众看懂首先要让观众听懂。这就要求台词简单,易于幼儿表述,利于观众理解。同时在台词的设计中还应考虑到一些细节。比如开场狐狸说:“这是我的幸运一天。”结束时小猪也说:“这是我的幸运一天。”首尾呼应,寓意不同,既点题,又能引起幼儿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