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因追随儿童而精彩 ——中班《穿越侏罗纪》课程故事(张俐 王群)
发布时间:2021-01-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戏剧因追随儿童而精彩

——中班《穿越侏罗纪》课程故事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张俐  王群

一、课程背景

3-6岁儿童发展指南》里指出,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经常动手动脑的寻找问题的答案,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老师和家长应该与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幼儿的探索与发现,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恐龙园里有没有真的恐龙呀?”“恐龙到底有多大呀?”“我喜欢霸王龙,因为霸王龙很厉害!”“哪里还能看到真正的恐龙呢?”一说到恐龙,孩子们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为了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幼儿一起深入了解与感受侏罗纪世界,我们和幼儿开展了为期二周的戏剧主题课程《穿越侏罗纪之永远永远爱你》。带着孩子们的一串串疑问,我们基于问题,生发课程,探索支持性环境,引发幼儿深度学习。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知道并认识和了解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猜测。

2.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对恐龙产生好奇,了解不同恐龙的特点

3.运用语言、艺术表征、肢体动作等方式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对恐龙的认知。

4.大胆进行探索了解到皮影戏的制作过程,认识皮影戏,了解皮影戏台之美。

三、课程框架

图片7.png 

四、课程故事

                        故事一:皮影的秘密

有一天教室里的电灯坏了心心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故事盒,讲述了一个《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小朋友们听了都特别开心,觉得这个特别的故事盒很有趣。 

明妍说:“这个故事盒怎么和我们教室里的故事盒不一样呢?”

汪梓玥说:“这个我知道,它叫皮影,我在电视上看到过的。”

刘皓岩说:“快看,心心用了手电筒照的。

吕思瑾说:“我看到心心表演出来的是毛毛虫的影子。

王怡淙说:“我和爸爸一起玩过影子游戏的,影子还会变长变短呢。”

孩子们对这个皮影特别感兴趣,方霖熙说:“那我们能不能把永远永远爱你做一个恐龙影子变成恐龙皮影来玩呢?”

于是,孩子们和影子成为了好朋友。走廊里、操场上、教室里……一系列自由探索影子和皮影的秘密的游戏发生着……

   【片段一】

有一次,我们在皮影室心心在幕布后面发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影子还会随着身体动呢,好玩的影子游戏又产生了。

    心心说:“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好玩的影子游戏加入到《永远永远爱你》里面呢?”

    玥玥说:“是呀是呀,还有在太阳下的影子游戏,我们也可以加进去呀!”

影子表演游戏又一次这样产生了。

【分析】恐龙、影子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同样对于我们常州的小孩子来说对于恐龙园都是熟悉的,一说到恐龙,孩子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影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奇的事物,孩子们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于皮影进行一定的解释与定义。

通过平日的游戏,孩子将游戏与表演相结合,创意藏在了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落。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从游戏中找寻绘本元素,找寻演出方式。通过孩子的语言,让他们对皮影有了初步的认识与兴趣。

 

         故事二:和影子做游戏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孩子们在户外三三两两地散步,纷纷玩起了影子游戏。

    心心说:“我做的小鸟影子还会飞呢。”

    玥玥说:“看我的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的。”

    妞妞说:“你们快看,我再转圈圈,我的影子也跟着我一起转起来了。”

    心心说:“你看我又变了只你们都喜欢的慈母龙。”

    突然,玥玥跑过来说:“现在有太阳可以玩影子游戏,如果太阳下山了可怎么办呢?”孩子们疑惑了好久,躲在后面的来来说:“上次心心带来的皮影你们忘记了吗?可以用手电筒呀。”“手电筒就一个,玩不起来怎么办呢?”

孩子们回家收集了好多手电筒和好玩的恐龙玩具,第二天带来了学校,玩起恐龙影子的游戏。

    玩了两天,玩腻了,除了这个,还能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回家问了爸爸妈妈,请教了老师,玩出了好多花样。恐龙玩具的影子会动吗?孩子们的疑问接踵而至,那到底这些固体的恐龙影子会动吗?你们自己想办法试试呢!

    来来说:“手机拍下来,录像录下来。”

    土豆说:可是我们小朋友没有手机,我们还是画下来试试看。

【片段一】当天下午,我在班级的家长群里给家长和孩子们布置了“寻找恐龙”这一小任务,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利用光与影,协助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恐龙,并要求孩子们把找画恐龙和他的影子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一起分享。第二天早上,孩子们纷纷带来了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寻创作的答案,并在区域活动时,自发的给恐龙画起了影子……

孩子们在窗台边的区域里记录下了恐龙的影子。画完以后,孩子们发现影子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呢!来来说:“我们等一会再来看这个影子吧。”

一段时间后,土豆发现影子真的变了。这是为什么呢”CC对着太阳说:“一定是太阳变了方向。”通过人动影子也跟着动的话题孩子们引发了固体的物体影子会不会动?通过操作和记录,发现太阳这个光源射过来的方向变化,也会让影子发生方向的变化,孩子们理解了固体的物体影子原来也是会动的,它是因太阳的光源方向有关。

通过孩子们的图片呈现与语言表述,帮助他们了解到了固体的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光源方向而产生变化。

【片段二】集合孩子们的经验以及发下,一场关于影子的活动在幼儿园中悄悄开启,孩子们提议分成影子变色小分队”,这样就能让影子变得好看起来。我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他们自由分成两个小队后,就开始想尽办法让影子变得更不同更有趣。

心心说:“为什么影子都是黑黑的?一点都不好看,有没有彩色的影子呢?”

难道影子真的可以有颜色吗?颜色从哪里来呢?瞧,孩子们又出现了新的尝试《恐龙影子投影》,画个恐龙涂上颜色,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一个有颜色的影子了呢?

    妞妞试了试说:“我在白纸上画了个彩色的恐龙,不行啊。”

    来来说:“那怎么办呢?”

    玥玥说:“看我在这个透明的纸头上画了个恐龙,好像成功了。”

    过了一会,心心在旁边说:“荧光棒是不是也是会发光的的呀,而且还有好多种颜色,是不是可以用荧光棒来做游戏呢。”

    来来说:“我家有好多荧光棒呢,我明天带来和你们一起玩荧光棒游戏吧。”

有一次,我们在小舞台游戏,心心在幕布后面发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影子还会随着身体动呢,好玩的影子游戏又产生了。

    来来说:“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好玩的影子游戏加入到《永远永远爱你》里面呢?”

    心心说:“是呀是呀,还有在太阳下的影子游戏,我们也可以加进去呀!”

影子表演游戏又一次这样产生了。

分析】生活即教育,身为教师应该适时为幼儿创设环境,提供支持,引领他们探索周围的世界,走进真实的生活,借助家长的力量,在观察与感知中引导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皮影经验。孩子们因有了第一次在家长陪同下寻找恐龙影子的知识经验,故在幼儿园中开启的第二次影子大作战就变得简单而轻松了许多。通过开展影子变色”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到影子是可以有颜色的。表演区的舞台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戏剧展示的想法与场所。

 

 故事三:皮影大揭秘

这一次的恐龙变色活动让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片段一

二宝说:“这个故事里面有霸王龙、慈母龙妈妈、光太、良太和甲龙叔叔。”

萱萱说:“我最喜欢慈母龙妈妈了,我来画慈母龙妈妈的样子吧

来来说:“我喜欢霸王龙,就画霸王龙凶猛的样子吧。”

土豆说:“我最喜欢的就是甲龙,我来画甲龙叔叔吧。”

设计图画完了,该开始制作了吧,我们拿什么制作呢?

可乐说:“我来画一个霸王龙然后涂上颜色。”

玥玥说:“我在黑色的卡纸上制作吧。”

心心说:“我喜欢彩色的,我要做一个彩色的慈母龙妈妈,我用透明的纸做。

做完了再插一个棒冰棍子,就变成好看的皮影啦。

随着活动的推进,孩子们对皮影的探究兴趣持续升温,他们对皮影的好奇疑问越来越多:幕布怎么选呢?……”他们的兴趣点也从“找寻影子”转向了“认识皮影”。我们根据幼儿的疑惑,先是收集孩子们的各种问题,而后提取出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分类,通过有效方式搜问寻答。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查阅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对影子的认知经验,使其成为了撬动班本课程建设的有力支持。我们依托中班教研组的智慧与力量,提炼问题清单,共同商榷主题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教师、幼儿、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研发了如下的探索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

 根据梳理出的幼儿问题清单,我们通过集体性探索学习与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方式指定相应的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我们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主要有:科学活动《子的秘密》、音乐活动《我和影子做朋友》、社会活动《找影子》。孩子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点,自行组成了探究小分队:有的孩子走进语言区从相关内容的绘本书中寻找答案,有的在科探区中透过手电筒来研究影子,有的直接通过“百度语音搜索”功能从网上寻找答案,有的走进美工区画画说说影子,有的在表演区中自编自演……

片段二

来来说:“试试透明的纸吧。”

妞妞说:“不行,透明的就看得见了。”

土豆说:“那这个黑色的纸呢?”

心心说:“那更加不行了,黑色的什么都看不见了,肯定不行啊。”

可乐找到一块白色的透光布,问:“这个好像可以啊。”

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幕布,真是太棒了,赶快行动起来吧。

通过亲自尝试对比,孩子们的观察、交流过程中,他们对幕布应该选什么样的才能用来表演呢的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在课程推进与实施的过程中,当孩子们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教师不是提供速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赋予幼儿更多的思考、解决问题空间,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片段

来来说:“可是开始表演的话谁来看呢?这样没有人知道我们表演啊?我想让别的班的小朋友一起来看我们表演。”

 土豆说:“我们可以像宣传电影一样制作海报呀,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开始表演那就快快行动吧! 

【分析】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孩子们和同伴之间分享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时,他们生活中所获得的信息是比较繁多、片段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将孩子得到的信息汇集起来,对这些片段的知识进行整合与进一步梳理,我们始终围绕三个要素而展开,那就是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已有经验能支持幼儿深度探索,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课程开展的目标与追求。现如今的课程实施正由“传递”、“训练”为主的单项教学模式向“引导”为主的互助教学模式转变,因此,我们在充分关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宽松的环境,利用身边的资源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充分与幼儿互动,从而促使他们在不断探究、发现、吸收、同化新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发展。

分析】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是对于影子是感兴趣的,故让他们掌握皮影戏的组成更显重要,为此,教师始终追随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不断推进课程的生发与延展,延伸出孩子们的每一个奇思妙想!

五、课程感悟

一个简单的故事盒,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引申出一个课程。在陪伴孩子们经历了认识影子——初识皮影——影子的奥秘——皮影的多变——展示皮影”的整个过程之后,我发现兴趣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环境、创作道具,带领孩子们探索。

1.注重幼儿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从前期的光影的秘密,到制作一系列的道具,再到完整的演出,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发现,一起成长。孩子们的观察和兴趣在于教师要关注、倾听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每一个课程的开始和发展取决于孩子的探索,有关于皮影的探究我们会继续开展,找寻适合孩子的点进行延伸和拓展。在陪伴孩子们探究活动中,我们也在不断猜测、搜索、验证,孩子们在丰富经验的过程中,也是积累知识的时候。我们和孩子更像是一同游戏、探索的伙伴。

2.尊重幼儿的探索与发现

孩子们在引发课程故事的过程中,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当孩子们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教师不是提供速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赋予幼儿更多的思考、解决问题空间,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放手,追随幼儿的能力发展,这种顺应实际上是在课程实施并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基于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带领幼儿进行的深入探索,从而实现逐步扩大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的发展。例如:如何才能将黑黑的影子才能变漂亮呢?他们通过平日的玩具来找寻答案,最后在尝试着不断探索与解决。

3.鼓励幼儿创作与表现

孩子们在表演上有着天赋,有着我们大人无法企及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在没有发达的通讯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挖掘皮影背后的秘密,探究了一场传递爱的故事与发现。在这场对“影子”的探究旅程中,所有好奇、探究、体验和获得的经验都被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让幼儿的成长印记留在了课程中。教师有什么样的课程能力,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故事发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