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芒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戏剧教育特色文化活动方案(颜静娟)
发布时间:2019-06-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束佳

活动时间:201965日上午9:30-10:30 

活动地点:大班教室

参与对象:大班全体幼儿

活动背景: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也有一些人疑问它为什么叫芒种,有什么含义,其实芒种的“芒”字指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指的是谷黍类作物的播种,“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这个时候所有的作物都在忙着收获、播种。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芒种季节一道,夏熟的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的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需要管理,收、种、管交叉进行,是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的大那是正是因为和这个时候的忙碌,才能换来好的收成。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到了芒种的时候,要尽快将稻谷种植下去,要是再推迟的话,就会因为气温提高,农作物营养生长期缩短,还容易导致干旱和虫害,影响产量。

为了让幼儿了解芒种时节农田里都应该忙些什么。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劳动的辛苦。能通过活动来感受,收获时用机器更快更省力。开展了此次活动《快乐芒种》。

活动目标:

1.体验收获的快乐。

2.了解收获豌豆的全部过程。

3.能共同协作,想办法收和豌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豌豆的生长过程。

2.物质准备:豌豆、连响、筐子。

3.活动场地准备:豌豆地。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我们种的豌豆现在是什么样的?

“我们每天都有观察,我们种的豌豆,现在外面的壳子都变黑了,里面

的豌豆粒变硬了。

老师小结:6月5日前后为24节气中的芒种。这时冬天播种的农作物开始成

熟,所以叫芒种。

二、拔豌豆。

引导幼儿拔豌豆。引导幼儿把拔出的豌豆抱到晒台上,进行晒干。

:晒干后的豌豆为什么不是一粒一粒的?这么多豌豆,我们一粒一粒的拨,又拨到什么时候?

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三、打豌豆。

出示连响。

教师示范用连响打豌豆。

幼儿实践操作。

教师小结:用连响打比用手一粒一粒的剥要快很多,现在有很多机器可以进行收割会更快。

四、吃豌豆。

1.把收获的豌豆送进厨房,请阿姨帮我们炒豌豆。

讨论豌豆的吃法与味道。

教师小结:我们从播种到收获,了解了豌豆生长的全部过程,品尝了豌豆,通过自己劳动收获的豌豆更美味。

2.把收获的豌豆送给小朋友们一起品尝,让他们分享我们劳动的果实。

教师小结:我们从播种到收获,了解了豌豆生长的全部过程,品尝了豌豆,通过自己劳动收获的豌豆更美味。

把收获的豌豆送给小朋友们一起品尝,让他们分享我们劳动的果实。

五、说一说,演一演

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念一念古诗《时雨》,边念边做动作模仿农民伯伯们在种地。

时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