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融合教育环境下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的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黄虹乔 | 推荐时间 | 2022.6 |
文献题目 | 特需儿童的认知发展 | 文献来源 | https://{域名已经过期}/p/484218488 |
关于认知 什么是认知,通俗地也可以说成认识,我们是如何认识外界事物的呢?例如,认识一个苹果,最基本地我们会去看,会去摸,会去吃,会去闻,会同其他物品对比,还会去听人讲等等,很显然,最基本的认知,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去认识的,再将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整合,最后对苹果有了最终的一个认知。以后见了就会记得那是苹果,以及苹果是怎样的。 因此,认知是一个综合能力。包括记忆力,理解能力,学习技巧,注意力,专注力,以及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由此可见,认知发展是特需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整体发展。 如何帮助特需儿童提高认知发展的能力 一、首先,我们知道儿童的发展是遵循一个普遍、可预见的顺序进行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儿童,他的发展顺序都是一样的。例如,儿童首先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然后才会走。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里程碑”。这样我们才能清楚了解每名儿童目前的发展能力在哪里?下一个需要发展的能力是什么?这样我们就有了“起点”,我们就有了目标,我们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我国教育部《0-6岁儿童发展里程碑》,我们清楚看到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儿童发展的内容,了解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儿童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康复即生活,生活即康复,特需儿童的康复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做到学有所用,因此把认知发展相关的练习融入到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日常,同时让练习充满乐趣,赞赏孩子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例如学习颜色,通过带孩子感知身边的事物,从孩子熟悉的物品开始教,从最基础色“红黄蓝绿黑白”过渡到混合色的认知。我们可以打印出儿童生活环境里的物品,让儿童更熟悉,方便辨认。再举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例如学习识字,我们可以学习男女厕所标志,这样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三、任何一个技能的学习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例如学习圆形,可以先让儿童去“魔法箱”里触摸各种圆形的物体,然后再让儿童绕着圆形跑道,圆形物体通过大运动来感知圆形,去品尝日常常见的圆形食物) 四、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成人有着很大差异,儿童更多的经验获得和成长都来自于个体的探索,儿童会在环境中展现更多的内在潜能。因此,我们家长除了陪伴与互动,更多的是需要提供给孩子适合他发展的环境,包括提供丰富刺激的活动材料,更多地语言引导,良好的行为习惯,多给孩子机会,孩子才能学会减少依赖,主动参与! 五、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各自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能做的,只需要参照普通的发展顺序,按照每一个儿童各自的发展速度进行干预和支持。 六、优势导向。我们眼中的每一位儿童都是天使,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看到儿童的优势,相对的强项在哪里,通过优势挖掘儿童最大化的潜能,比目光总停留在儿童的弱点上要好很多。我们家长也会越来越感受到幸福,我们的每一位儿童也会越来越自信。正如一句话所说:恰到好处的教育,是把孩子当植物养,每一种植物,各有各的花期,各有各的特点,最美的应该是过程,慢慢等待,慢慢成长,才能不负硕果! 最后,相信每一个生命,即使它是折翼的天使,也是上天带给父母的礼物。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助推器,生活里不存在从天而降的幸运,也没有突如其来的惊喜,有的只是千般投入、万般辛苦后的得偿所愿,苦尽甘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