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融合教育环境下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的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黄虹乔 | 推荐时间 | 2022.5 |
文献题目 | 孤独症是怎么引起的? | 文献来源 | https://{域名已经过期}/p/404050095 |
很多孩子在被确诊为孤独症的初期,父母都是否认的——我的孩子怎么会得孤独症呢?那么到底孤独症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日常生活中的自闭症从专业角度可分为自己不愿意和外界接触的状态,或者儿童孤独症的另一种说法,具体原因如下: 1.如果指不愿意和外界接触的状态,即一段时间内患者尽量减少或回避和外界接触、交往,包括必要的社交活动,成年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常见于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比较严重的疾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患者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判断; 2.儿童孤独症,起病原因很复杂,现称为一种神经发育疾病,是与神经发育相关的疾病,每个儿童具体的表现、背后的原因也不完全一致;有些检查可能提示患儿存在神经发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在不同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之儿童孤独症病因很复杂,并不是单方面简单的因素所致。 3.孤独症的治疗: 实际上,孤独症的治疗还是以提高孩子社会功能为目标的。孤独症并不能治愈,只能说改善孩子日常的行为和表现。 现在我国的孤独症治疗已经非常成熟和成体系。孤独症患儿的教育和训练原则一般需要以改善核心症状,促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矫正孤独症患儿异常的行为,减少刻板重复性的行为,发现、培养、转化孤独症患儿的特殊能力。 对自闭症的训练以家庭为中心,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性的干预方案,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对患儿进行训练的同时,也应该向家长传播相关知识,家长参与治疗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自闭症行为的干预方法,包括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育疗法、感觉运动统合训练、关系发展疗法、地板时光疗法等。 其中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育方法已在发达国家获得较高的评价,效果相对肯定,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综合性的干预模式。 经颅磁给孤独症患儿带来希望 近年来,低频rTMS用于ASD临床康复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治疗前后对比发现该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问题行为、选择性注意缺陷及执行功能缺陷。 1.减少问题行为 ASD 患者多有重 复、刻板行为、自我伤害、敌意等问题行为,影响其生活及社会交往。美国 Louisville大学医学院 Sokhadze等于2014年对54名 平 均 年 龄(14.5±2.9)岁的高功能 ASD患者(50名)和 Asperger综合征患者(4名)开展了每周1次,共18周的1HzrTMS治疗,利用低频rTMS增强微型柱周围抑制作用,以此减 轻患者此类 行 为。治 疗 前 后 重 复 行 为 量 表、异 常 行 为 量 表 结 果 显 示,患 者 易 激惹、多动、刻板及重复行为等问题行为明显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