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6月 黄虹乔)
发布时间:2022-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虹乔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语言训练      班级:中二班     观察者:黄虹乔 

 

观察时间:2022624 上午950

观察地点:中二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正在进行区域游戏时,一个人走进了教师,其他小朋友都玩的好好的不受影响,文文突然从区域中跑出来,嘴巴里“啊啊啊啊”在叫着,文文在教室里开始跑了起来。这时候,我叫了一声“文文,停下。”文文不叫了,慢慢的走到了我的旁边安静了下来。


  2.jpg

【分析思考一】

自闭症儿童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愿望、需求或其他遭遇的感受,大人们也往往揣摩不透孩子所有的想法,及时地去满足他们的愿望或需求,去帮助他们及时地解决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常出现尖叫和发脾气。

处理办法对孩子的表现特点,做出正确的猜测,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因为没有语言可用来达到他想要的东西。处理的办法——消退法A.在街上或商店等场所里发生时,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尽快地把他从现场拖走。B.在家里,一旦出现尖叫、发脾气时,只要没有自伤行为,就应当不予理睬,并坚持到他平静为止。还可以把带到单独的房间(隔离室)内,隔离一段时间,待他停止尖叫、发脾气后,立即给予很多的关心和爱抚或给他表扬和赞许,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观察时间:2022624 上午1000

观察地点:中二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文文很少与外界交流,不愿意与外界交流,所以他的语发展能力就相对落后。

但是他的注意力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你说话和做事时,文文都会目不转睛的盯着你看。这次,我先和他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剪刀石头布,文文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来了,并且和我断断续续的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3.jpg  4.jpg

【分析思考二】

开展语言训练,幼儿一开始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训练时,可以与儿童玩他感兴趣的轮流性游戏,如大家轮流搔对方的痒,做到一半时,故意停下来不做,要儿童看你或者拉你,示意你继续搔痒。或者玩「老师说」的游戏,要儿童权仿你的动作,校仿之后,才会继续下一个「老师说」游戏;如果儿童没有口语,只进行动作的校仿也可以,老师不要有口语的指令。也可以玩过关的游戏,在每一关,都要求儿童表演设计好的动作,这样才能过关。 总之,进行有趣的社会性互动,训练儿童主动的行为,并将注意力放在互动上。

 

观察时间:2022624 上午1030

观察地点:中二班

观察对象:文文

【观察实录三】

今天训练,一开始文文不听我的指令,于是我才用了文文喜欢的游戏来吸引文文来参与到训练当中,让他配合完成与老师之间的对视训练及对物件的注意力训练,,再和他一起做一些互动性游戏,这样训练的效果会比较好。   


5.jpg 6.jpg

分析思考三

游戏是有趣的和令人愉快的活动,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游戏需各参与者共同合作,且游戏中涉及身体动作、语言及感官共同参与,因此游戏活动是进行注意广度、分配及转移的有效方法。游戏可分为探索性游戏、关系性游戏、建筑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和嬉戏打闹。根据文文的能力发展及注意力训练的特点,主要可以开展建筑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建筑性游戏主要采用积木游戏,具体方法有:(1)自由独立搭建(2)把积木按颜色分类(3)跟随训练人员搭物体,要求挑选的积木颜色和大小与训练人员一致;(4)按照训练人员呈现的模型进行构筑,开始训练时只要形状相似即可,当患儿能力增强后大小和每块积木颜色与模型一致,呈现模型由简单到复杂;(5)按要求独立搭建。象征性游戏根据儿童能力循序渐进,

 

【回应策略】

一、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进行正确分析原因

老师在处理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要一味的认为“孩子害怕了”,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如:当学生忽然跑开时,老师要分析学生是否真的害怕当时的任务,还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而出现了逃避任务,还是因为忽然兴奋起来了(需要身体能量的释放)。一定要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具体的表现进行分析。

二、面对幼儿的正向行为进行支持

注意个体行为表现的多元面向,在对负向行为给予指正之前,可先对正向行为给予赞美,以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增强学生对负向行为的改变动机。如:老师在区角活动中引导个案和其他学生答题时,文文因为第一次学会了抢答题目并且获得了筹码而跑开了,老师可以当着大家的面说这样的话“小明刚刚答对了题目,他很开心;有的小朋友开心的时候会笑,有的小朋友开心的时候会跳,文文开心的时候会跑;我们让他跑一会,他很快就回来了”。

三、面对问题保持镇静,以专业的眼光和角度去思考问题

老师保持镇静、专业的态度面对个体的行为问题。老师尊重、明确、不敌对、不威胁、不批判,以解决问题的态度,保持弹性、用平和的语气和学生互动,并且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注重发展和学生的正向关系,促进学生发展出新的技能。

老师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初始反应,决定了这个问题的发展和强度;假如老师将一个频率不高的次要行为问题视为重大的违规,并且采取惩罚的方式回应,如此可能会导致孩子更强烈的负面行为,师生皆落入恶性循环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