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记录(6月邵冰青)
发布时间:2022-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6月18日

 

幼儿

姓名

耿文

障碍类型

孤独症

邵冰青

观察地点

班教室

观察方式

1.自然观察(     2.介入观察(   )3.随机观察(   )4.定点观察( √ )5.跟踪观察(   ) 6.持续观察(   )

幼儿表现

教师指导

1.情感与态度     2.行为表现(行为持续时间)

幼儿游戏或教师指导照片

熙杰摆弄着地毯上了玩具小动物,他拿起一只小动物放在围墙旁边,把小动物排成一排。然后他把一只小蛤蟆玩具扔到了一边。小文看到了大声喊起来:“你怎么把小蛤蟆扔到外面了!”说着把小蛤蟆扔进围墙里。熙杰又把小蛤蟆扔出来,小文又扔进.....几个来回后,熙杰哭着找老师:“老师,小蛤蟆是住在水里的,我搭的房子没有水!”小文:“老师,熙杰的小蛤蟆没有家了,怎么办?”老师:“那我们一起想先办法,给小蛤蟆造一个有水的房子好吗?”熙杰和小文直点头。

 

40F5616430BC23586D73209C13F726C0.png 465CF488D7F2FE38F23AEF0333E3153D.png

分析与思考:(幼儿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教育支持行为有什么可改进之处?) 
  共同注意行为分为响应性共同注意、眼神接触、协调性眼神转换、自发性的指向,有效的共同注意策略能够提高自闭症儿童进行积木游戏的效率。如:积木游戏走迷宫。设计的活动目标是“能够对近处的物体进行目光注视,并作出相应的游戏行为。能够对移动的物体进行目光追随”。如教师指向积木方向同时说:“XX(名字),,请你帮老师拿一下积木箱。”儿童目光跟谁手指指向的方向看,就完成一个共同注意小目标。教师在讲解迷宫的特点的时候,指向入口并说:“这是迷宫的入口。”在拼搭迷宫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共同完成拼搭迷宫的任务;教师故意犯错,并问儿童:“XX(名字),你看我这里搭对了吗?”,让儿童判断并纠正。训练儿童的有意注意、对近处物体的注意,通过提问引发儿童共同注意。在结束后,通过拆积木,收积木的结尾工作也可训练儿童对近处物体目光注视、目光追随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