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8月 陆金茹)
发布时间:2022-08-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金茹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抽动症的干预方法有哪些?

学习时间

20228

主讲人

石春蕾

撰写人

陆金茹

 

 

 

 

 

 

 

 

 

 

 

 

 

 

 

 

抽动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抽动症,等情况发展成全身抽动、以及伴发其他病症的时候,治疗的难度也会加大。

那么家庭干预方法有哪些呢?

1.消极练习法

根据多次重复一个相同的动作后引起积累性抑制。将这种方法具体运用到小儿抽动症的干预上。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一段时间内(15~30分钟),故意重复做某一抽动动作(例如眨眼、撅嘴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会逐渐感到疲劳。而这种疲劳感会不自觉地让孩子产生排斥心理。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减少抽动频率,使孩子的抽动症状有效减轻。

2.松弛训练法

大多数抽动症患儿伴有紧张、焦虑的情绪。

松弛训练法,就是通过让孩子放松和呼吸调节,把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从而达到减轻抽动的目的。

每天定时的松弛训练,不仅能够缓解抽动症状,而且还能改善孩子的焦虑情绪!

3.行为反向训练法

根据《国际儿科科学杂志2015年1月第42卷第1期》指出,行为反向训练是现目前被认为,减轻抽动严重度最有前途的行为干预技术。

它能使83.3%的重复行为完全消失。这种训练方法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发现出现抽动症状的前期表现。

例如,有的孩子抽动症状表现为清嗓子。那在发出这种声音之前,他们喉部通常会感到发痒。依据这个特点,让孩子及时清楚地识别这种先兆表现,再进入下一步练习。

训练的原则是,让孩子用一种与目标相反的动作,来对抗相应的抽动行为。

注意,在使用行为反向训练法时一定注意遵循3个原则:

1.选择的对抗反应必须与抽动行为相反。

2.对抗反应必须持续1分钟以上或直到抽动欲望消失。

3.选择的对抗反应最好不引人注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