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融合教育 | 学习时间 | 2022年9月10日 |
主讲人 | 屈月娟 | 撰写人 | 白玥 |
学
习
感
悟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身体、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关注,而特殊儿童更加需要我们加倍的关注、关心和帮助,通过共同协助,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我们幼儿园的特殊儿童睿睿小朋友,孩子的各种表现给学校班级老师、家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和家长密切联系,家园共同努力,结合学校集体学习活动、专业机构矫正学习等途径,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孩子有了一定的好转。 一、密切家园联系 熟悉幼儿情况 欣欣是2019年入园的,在幼儿新生报名时家长没有带孩子来园,学校没有发现幼儿有异常。医院儿科医生在开展新生入园体检时,发现幼儿有异常,建议家长带其就医。家长带幼儿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在暑假新生报名分班后,班级任课老师到新生家里家访时,在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中发现了孩子的异常,孩子几乎不和家人、老师交流。 通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教师了解到幼儿小时候臀部以上的双髋节发育不良,医生建议佩戴矫正支架,帮助幼儿尽早恢复,以免影响幼儿后期的正常发育。然而,自从孩子戴上矫正支架后,行动不是很方便,家人怕孩子外出玩的时候被别人指指点点,担心孩子会受到歧视,就很少带她出去玩。据家长反映,孩子原本很活跃,很善于表达,但是后来变得不是很喜欢讲话,加上平时带孩子的奶奶也不是很善于表达,渐渐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在家里,幼儿和家长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家长也发现了欣欣的问题,想尽早帮助孩子康复。然而,0-6岁是幼儿快速发展期,一旦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治疗效果就欠佳了。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迟缓了,非常着急,开始正视并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教师全程陪同 给予特殊照顾 孩子刚入园时,对于班级的老师来说,欣欣是个很大的挑战。班级里本来就有新生,由于初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不适应,有哭闹情绪,加上欣欣又需要老师的特别照顾,老师们都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或者有分身术,为此,其他班的空班老师经常来帮忙。从第二周开始,孩子们基本上都能适应,班级一日活动能基本正常开展的时候,这个班级的老师还是要一直陪伴着欣欣这个特殊的孩子,全程给予特殊照顾,否则一不小心,不知道她会跑到哪里去了。其他班的一个空班老师可以去做活动资料准备,可是欣欣小朋友所在的班级老师,为了孩子的安全以及班级的教学秩序正常,为了能有序开展一日活动,班级的两位任课教师只能一直留在教室,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去教师办公室办公;生活老师除了清洗等事宜,基本都在班级,一起帮忙照顾。有的时候,遇到教师需要外出听课,学校则安排人员进班,一起帮助教师照顾欣欣。欣欣成了这个班级甚至学校的重要关注对象。 还记得一开始,欣欣谁的话都不听,有的时候跑到娃娃家的小房子里,一个人躲在里面玩,一不开心就哭,或者脱掉鞋子和袜子,躺在地上,脾气很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欣欣小朋友能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亲切关怀,她和三位老师的感情融洽了许多,不再那么排斥他人,至少她再不排斥老师的安抚,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让她有了安全感和信赖感。有的时候,欣欣特别喜欢待在某个区域里玩,如建构区、阅读区等,不穿鞋子和袜子,坐在地上,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于是老师给她铺好垫子,欣欣可以安心地在那里玩耍。老师还要随时注意她是否会做危险的事情,给予特殊照顾。 她不合群,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交流或玩游戏,一开始有的孩子还很不理解,觉得这个孩子怎么不和其他孩子一样,总是乱跑、乱叫,不听老师的话。老师们也经常告诉其他小朋友,欣欣还小,不懂事,是我们班的小妹妹,还需要大家的帮助,小伙伴们要学会照顾她、帮助她,看到她做危险的事情,要提醒她,或者告诉老师。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也都超有爱心,会帮助她、照顾她,当她要离开老师的视线时,会及时提醒老师,孩子们是老师们的好帮手。一年多下来,孩子和老师们都知道,我们要照顾好这个有点特殊的小妹妹。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孩子家长不能入园接送幼儿,只能送到大门口,每天早上,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到门口来接欣欣。老师从妈妈手里接过欣欣,从孩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她能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因为现在老师和欣欣是好朋友了。从原来的从不打招呼、不说话,慢慢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欣欣每天入园时,愿意和我们值班老师打招呼了,从一开始的不怎么情愿说话,眼睛看着别处,在妈妈的多次示意后,从轻轻地模仿说话,到现在早上愿意主动问候、愿意表达了,声音也比原来响亮了。进入班级后,在一日活动中,通过老师和同伴们等多方的帮助下,她也能基本听懂教师的指令,基本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了。一些简单的、她感兴趣的匹配题或者美术活动等,她也愿意尝试操作了,孩子的进步非常大。 三、专业机构介入矫正 帮助幼儿康复 术业有专攻,都说3-6岁是孩子矫正的最佳黄金时间。学校和家长都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对于出现异常的幼儿,还是需要找专业的机构,请专业人士帮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矫正,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康复。家长也希望幼儿能尽早地矫正治疗,请专业机构介入,尽可能地帮助幼儿康复,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了配合治疗,同时又让幼儿更好地得到矫正,经过家长和学校的协调对接,幼儿上午在园参加半日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动、游戏,中午家长把幼儿接回家,下午到专业机构参加针对性的矫正康复训练。家长陪同幼儿治疗,并在通过培训后,家长陪伴孩子在家里一起辅导,按要求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孩子能简单地表达,心情好的时候,能和家长等简单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