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我是小厨师(角色游戏) 班级:中二班 观察者:邵冰青
观察时间:2022年9月23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中二班
观察对象:小文
【游戏实录一】
小文拿着玩具蔬菜要玩烹饪的游戏,拿着蔬菜放在案板上,教师拿出一个玩具水槽说:“做菜之前是不是要先洗一下呀。”教师假 装拧开水龙头,拿着玩具蔬菜在水槽中洗菜,小文也模仿教师拿着胡萝卜在水槽中认真“洗”着。洗过之后假装用刀切菜,然后把菜放进锅里开始炒,教师 递了一个盘子给小文,小文把做好的菜放在盘子里,把盘子放在地上。教师张开嘴巴发出“啊”的声音,小文把菜拿给教师,教师假装尝了一口说:“好 像没有放盐误。”教师把玩具牛奶瓶在盘子上空洒了几下,把玩具递给小文, 说:“放一点盐好不好? “,小文把牛奶瓶的盖子打开,在盘子上撒了一些“盐” 岀来。
【分析思考一】
在游戏中教师利用小文对烹饪游戏的兴趣引导小文具体的烹饪步骤,通过 游戏小文习得洗菜、切菜、炒菜以及放盐和装盘等技能,对小文生活适应能力的 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而且教师在游戏中引导小文进行分享,将做好的菜 拿给教师吃,这也是对小文社会技能的引导。在这里小文的象征游戏能力也得 到了很好的提高,教师告诉小文需要先把蔬菜洗一下并示范,小文便模仿研究 者在“打开的”水龙头下认真“清洗”蔬菜,这是小文假装游戏的表现。往菜上 撒盐也是如此,小文的游戏有了更为复杂丰富的变化。在干预初期这次烹饪游戏的引导结束之后,教师在小文进行烹饪游戏时协 助小文把游戏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按照流程顺序进行摆放。
观察时间:2022年9月25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中二班
观察对象:小文
【游戏实录二】
小文拿起胡萝卜:“要玩胡萝卜。(小文想要进行烹饪游 戏时都会说我要炒胡萝卜或者我要玩胡萝卜。)”研充者:“你要炒胡萝卜啊, 老师和你一起炒胡萝卜好不好? ”小文(低头摆弄胡萝卜):“好的”,教师 把玩具筐放到小文面前,小文拿出锅和铲子,教师递给小文炉灶,小文把锅放 在炉灶上,教师:“看看我们洗菜需要什么? ”小文拿出菜板,教师:“菜 板是用来切菜的,给你刀。”并把玩具刀递给小文。小文没有继续寻找洗菜盆的 动作,教师把洗菜盆拿岀来放在小文面前:“洗菜需要这个。”将小文面前的 玩具按照洗菜盆、案板和刀、炉灶和锅铲的顺序排列好。
【分析思考二】
在进行几次烹饪游戏之后,小文已然可以自己找到需要用到的游戏材料,有 所遗忘的时候教师都会适时予以提示和辅助,有时教师会故意把游戏所需要 的材料拿走一部分,为小文创造与教师主动沟通的机会。小文在游戏过程中对许多玩具都是三分钟热度,有时会在活动开始的时候玩 一会积木,接着把积木放下去玩烹饪玩具,过一会拿起玩偶或者玩具车玩……游 戏与游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小文可以娴熟的利用各种玩具进行有意义的游戏 之后,教师试图将小文相对独立的游戏连接成一个整体。
观察时间:2022年9月26日 上午10:30
观察地点:中二班
观察对象:小文
【观察实录三】
小文拿过烹饪玩具的玩具筐说:“我要炒胡萝卜。”研究 者:“好的,我们来炒胡萝卜。”小文在玩具筐中寻找玩具材料,教师把玩具 菜刀悄悄拿走藏起来,小文在洗完菜之后将菜放到案板上,四处张望一下后在玩 具筐中翻找,教师:“你找什么啊? ”小文:“切胡萝卜。”教师:“你在 找刀么?(拿出刀)”小文伸手去拿,教师说:“你可以说我要刀。”小文:“我要刀”教师:“给你。”小文把做好的鱼放到盘子里,把盘子放在地上。教师张 开嘴巴发岀“啊”的声音,小文用手拿鱼递给教师并发出“啊呜"的声音,研 究者假装尝一口: “啊呜。”小文随后把鱼放到自己嘴边:“啊呜。”教师:“用手拿烫不烫? ”小文:“不烫。”教师把筷子递给小文,小文用筷子夹鱼, 没有成功。
【分析思考三】
干预的后期,小文已然可以娴熟的按照实际流程进行烹饪游戏。在每次烹 饪结束之后都会把菜放到盘子里,教师张开嘴巴发出“啊”的声音,意在引导小文与教师进行分享。在干预的后期小文无论是在游戏玩法上还是在分享互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主动拿食物和教师分享、对于教师发起的互动也有所回应。教师在访谈中发现小文在家中和在学校从来不会接触烫的东西,所以在他的前备经验中没有刚出锅的东西是烫的这一概念。由于游戏中使用的玩具筷子非常小,小文可以拿在手中,但用来夹体积较大的物体存在一些困难,在经过几次游戏之后,小文可以在左手的辅助之下用筷子夹起食物,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喜欢用手直接拿。
【回应策略】
一、包容自闭症幼儿的行为
在感到不安或紧张时,自闭症幼儿行为可能会异于常人,不被大众所理解。教师要努力引导幼儿之间的同理心,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耐心地将自闭症幼儿
引入游戏情境之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其他幼儿接纳并关爱自闭症幼儿的异常表现,创建和谐班级,促进幼儿共同进步。在游戏中,自闭症幼儿容易因为情绪的不满进行不恰当的发泄,在保证其他幼儿安全的情况下,教师要及时疏导自闭症幼儿的心理问题,减少其破坏性行为的发生,提高其他幼儿对自闭症幼儿的接纳程度。
二、强化规则的重要性,逐步培養自闭症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过度纵容自闭症幼儿,加强规则对其行为的约束力,提高自闭症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教师通过角色游戏对自闭症幼儿进行恰当的引导,可以有效提升自闭症幼儿遵守规则的自我意识和修养。教师可以在角色游戏中设定简单的规则,逐步培养自闭症幼儿的规则意识,并及时根据幼儿的状态调整游戏内容。比如,在果蔬买卖游戏中,教师可以设定顾客只能在柜台外挑选,不可以进入结算区域,但是自闭症幼儿很有可能会违背游戏设定并扰乱游戏秩序,出现哭闹行为。此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参观结算区域,再通过其他幼儿以及自身的行为对自闭症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如果在游戏中进入结算区域就会导致游戏失败,让他们领悟到规则的重要性和约束作用,帮助他们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循环渐进地调整游戏设定
自闭症幼儿较为情绪化,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异常行为。但是角色游戏有较强的想象和创造要求, 过程及结果都是未知的,这对于自闭症幼儿来说具
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教师要结合角色游戏的特征设计游戏内容,通过有效引导,让幼儿能及时适应游戏的变化。教师可以将游戏层次分为单一游戏角色、类似游戏角色以及富有变化和特点的游戏角色三部分,逐步调整游戏设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相应的引导。由于自闭症幼儿缺乏语言感知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为自闭症幼儿设定语言、行为表现都较为单一的游戏情境。在角色游戏中, 教师可以为自闭症幼儿安排台词和行为较为单一的角色,如售货员、收银员等,增强自闭症幼儿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幼儿熟悉了这种形式的游戏后,教师可以逐渐增加游戏难度,在自由对话的角色中为自闭症幼儿挑选较为简单的角色进行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