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课题名称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时间 | 2022.5.25 | 地点 | 会议室 | 参加人数 应到人数 | 12 | 实到人数 | 12 |
主持人 | 颜静娟 | 活动 形式 | 集体 | ||||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 如何有效的向特需儿童发出指令 | ||||||
主 要 内 容
| 颜静娟:听指令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行为规范,只要你的生存空间里有第二个人类,就会存在互关系动,有互动就会有发动者和听从者。对于认知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脑子不够灵光反应慢的孩子,想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很好地配合听从大人的指令,才能确保他们更加安全,适应环境更加顺利。而对于发展困难的孩子,尤其是自闭症孩子,他们要健康成长更需要借助很多外力,你看孩子需要反复、需要教育、需要干预训练,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需的外力,而指令就是一种具有引导作用的外力。因此配合听指令的训练成为特教干预训练中非常重要的项目。 我们说的指令,是指大人对孩子的要求,要求他执行某个操作、完成某种任务。这是特教里面听指令的共识。 刘霞:听指令的“听”,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听指令的内容,就是你要按我说的意思去做。这就需要孩子有相应的认知理解能力,尤其是语言理解的能力。二是听发出指令者的意志、意愿、意图,就是你要听我的话,我说什么你听什么,我说要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个需要的是孩子的配合听从能力。 邵冰清:举个例子,你比如向孩子发出指令“过来”,首先你是希望他理解字面意思“过来”,然后按这个意思行动,这个就是听指令的内容。如果他不能理解你的意思,他可能就没有过来的行动。这时候我们也会认为他不听指令,实际上可能不是不听,而是听不懂。你给孩子发出指令说“过来”,同时你希望他顺从你的意志,不管我叫他过来还是什么什么,我都希望他顺从我的意志。他过来了就是顺你的意志,我们就说这孩子配合,听从指令;他不过来甚至跑开就是违逆你的意志,我们就说他不配合,不听指令。 王群: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发出语言指令时,经常会伴随着非语言指令。接受指令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愿,建立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这个社会意识。 杨诗卓:自闭症,迟缓儿童不听指令的原因?1.动机不足,孩子不喜欢让他做的指令,没有动机去跟从指令。2.没有建立听指令的行为,孩子没有听指令的意识,没有养成习惯,并不知道他应该做别人给的指令。3.听不懂指令, 孩子不明白究竟要他做什么,指令要求高于孩子的理解能力。4.指令太难,孩子没办法独立完成指令,并且有可能已经产生了逃避的情绪。 张亿:孩子的理解力先要初级再向高阶逐渐发展,可以听懂的指令也从“一步指令”向“多步复杂指令”递增。所以刚开始我们要从一步指令开始,不要操之过急。 陆金茹:发布指令时要注意:1.抓住孩子的注意力。2.及时辅助很重要。3.强化不能丢。4.坚持很重要。 姚毅:生活即是干预,干预即是生活。发指令的技巧:1.及时、适时。2.陈述句,保持统一。3.不重复。4.准确、扼要。5.“配合”孩子的理解能力。6.注意观察。 李倩尔:有正确反应—给予强化—停顿;错误反应—停顿—重发指令—辅助完成—强化—停顿;无反应—辅助完成—强化—停顿。 | ||||||
评 价 |
学会听从指令是孤独症儿童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品质,会听指令并且可以完成指令是孩子认知和社交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也是早起筛查指标之一。 听从指令背后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理解力,如果我们想明白这点后应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不听了吧。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理解力也会从初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同时可以完成从“一步指令”向“多步复杂指令”递增。作为老师、家长我们要学会“发指令”,孩子才会逐步学会“听指令”,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
填表人 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