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课题名称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时间 | 2022年1月9日 中午12:00——2:00 | 地点 | 会议室 | 参加人数 应到人数 | 10 | 实到人数 | 10 |
主持人 | 邵冰青 | 活动 形式 | 研究讨论 | ||||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 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的类型和方法 | ||||||
主 要 内 容
| 一、导入主题 邵冰青:游戏本身有其固有的教育功能。游戏治疗对特需儿童认识成人社会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着重要作用。正如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国,凡是儿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助于游戏与竞技,而对于年幼的儿童,尤其不能不如此”。由于特需儿童疾病的原因,他们往往对于参与性游戏具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因此需要教师、家长和同龄伙伴的鼓励和帮助。 二、几类较适用于特需儿童的游戏 邵冰青:请每个老师写出自己认为适合特需儿童的游戏类型,并举例说明。 刘霞: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活动。这种游戏即使没有成人的指导与参与,幼儿同样会进行。角色游戏的自娱自乐特点,充分满足了幼儿渴望平等.渴望长大、渴望独立的心理。 颜静娟:表演游戏又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活动形式。如幼儿演出的童话剧、歌舞剧、木偶剧和皮影戏等。 黄虹乔:结构游戏多用手进行操作,他们在游戏中不停地做着各种动作(摆、放、插、拼、整理等)。这时他们手部的小肌肉充分活动,使他们的手指、手腕、手臂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得到锻炼,手的控制力得到加强,手、眼协调能力和配合得到充分发展。 郑爽:体育游戏又被称之为运动性游戏或活动性游戏。体育游戏有传统游戏和现代游戏两种,是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 邵冰青:请每个班级设计一类游戏,并上台做演示。 (1)听觉游戏。 (2)视觉游戏。 (3)嗅觉游戏 (4)味觉游戏 (5)触觉游戏 三、特需儿童游戏治疗的方法 (一)游戏模式的选择 (二)游戏环境的安排 (三)游戏时间的设置 (四)游戏治疗的媒体 1.真实生活的玩具: 如娃娃屋中的房子、任务和动物等;玩具收银机让特需儿童在按键、数数时,很快地发展一种控制能力;汽车和卡车等是孩子想要移动及探素房间的极佳媒体。 2.行动化与发泄攻击的玩具: 结构化的玩具及器材,如玩具公仔、玩具抢等都可以被特需儿童用来表达生气、敌意或挫折。射击、啃咬和打击等在游戏中是被接受的。黏土是一种适合创造性及攻击性的器材。 3.创造性表达及情绪发泄的玩具 沙和水是特需儿童最常用的非结构化的游戏媒体,对羞怯或退缩等紧张型问题儿童尤其有帮助。 | ||||||
评 价 | 游戏是发展儿童认知心理的重要途径和积极有效的形式,除了上述的一些游戏种类外,还有发展特需儿童认知水平的游戏、发展语言的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益智游戏、集体娱乐游戏等等。凡是正常儿童进行的各种游戏活动,基本都适合特需儿童,只是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在确定他们认知程度的基础上,组织适合于他们的、难度适中的游戏活动。 |
填表人 白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