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研究情况登记表
课题名称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时间 | 2021年11月11日 | 地点 | 会议室 | 参加人数 应到人数 | 13 | 实到人数 | 13 |
主持人 | 颜静娟 | 活动 形式 | 研讨会议 | ||||
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过程说明 | ||||||
主 要 内 容
| 主持人: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五块: 1.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的价值分析。 我们可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学习,以及实地的调查,来探索游戏干预对于学前特需儿童的心理、身体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价值。 2. 当下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现状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尽可能的了解周边幼儿园特需儿童的游戏干预的情况。调查问卷可以设计障碍儿童的数量、类型,早期干预的形式,游戏类型,游戏干预时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当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有利的经验做法与存在的不足。 3.学前特需儿童在游戏中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表现的研究。 目前我园存在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等几类障碍类型的儿童。每种儿童都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我们通过个案分析、家园沟通、持续观察的方法深入了解不同障碍类型的儿童的游戏水平、游戏行为特征等。 4.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前特需儿童的游戏干预策略的研究。 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游戏干预策略的研究: 1.游戏环境的创设 精神环境:在师幼互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营造安全、接纳、尊重的游戏干预氛围。 物质环境:(1) 游戏环境的布局和规划(2)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3)游戏内容的适宜性与有效性。 2.游戏内容的开发 我们将根据儿童的障碍缺陷,选择以下几类游戏进行研究,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特需儿童的游戏方案集。 3. 特需儿童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是融合教育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融合教育课堂中的游戏活动主要是针对正常儿童设计的,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能力缺陷,在这些游戏活动中无法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4. 教师对特需儿童游戏的观察策略 游戏之前,教师要观察幼儿状态、幼儿的不安程度、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就是否主动接触玩具、幼儿游戏的种类及次数、幼儿语言表述是否清楚,以及幼儿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不同语言表达等。游戏后,做好详细的记录。 5.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效果评价的研究。 (1)熟练运用评估工具。 特殊教育评估是通过观察、访谈和测验工具等多种途径来收集有关信息,鉴别教育对象、确定教育目标和检验教育效果的综合过程。 (2)制定各类游戏发展进度量表。 针对学前特需儿童在四类游戏领域中的发展顺序,使用者能据此了解幼儿在某一特定年龄段的发展概况及发展方向,体现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 (3)个案追踪评估。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前特需儿童制定游戏干预计划,对照常模进行个案追踪评估。 | ||||||
评 价 | 1.通过此项研究充分发挥游戏对特需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制定并完善适合不同类型特需儿童的游戏方案,既为幼儿园有效开展融合教育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依据,又弥补了游戏在特需儿童早期干预中应用不足、创新不足的问题。 2.秉承融合理念,扩大了本园的融合教育师资团队,通过策略研究,更好的掌握融合教育中游戏的应用技巧。 |
填表人 邵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