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实施计划
(2021.9——2022.1)
撰写人:邵冰青
一、研究目标:
1.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从学前特需儿童对游戏干预的参与兴趣、表现方式、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指导策略,教师在研究中的组织指导及反思调整能力。
二、本学期研究内容与重点:
1.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的价值分析。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游戏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尤其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教育中更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学习,以及实地的调查,来探索游戏干预对于学前特需儿童的心理、身体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价值。
2.当下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现状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尽可能的了解周边幼儿园特需儿童的游戏干预的情况。调查问卷可以设计障碍儿童的数量、类型,早期干预的形式,游戏类型,游戏干预时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当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有利的经验做法与存在的不足。
3.学前特需儿童在游戏中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表现的研究。
目前我园存在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等几类障碍类型的儿童。每种儿童都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我们通过个案分析、家园沟通、持续观察的方法深入了解不同障碍类型的儿童的游戏水平、游戏行为特征等。
四、研究过程:
研究阶段:(2022年10月至2022年1月)
1.第一阶段:(2021年10月)做好开题报告的撰写。
2.第二阶段:(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游戏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尤其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教育中更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学习,以及实地的调查,来探索游戏干预对于学前特需儿童的心理、身体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价值。
3.总结阶段:(2022年1月)
组织课题组老师养成日常化的反思与分析,定期交流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小结。
(1)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
(2)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3)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五、课题成员:
李玲华、刘霞、邵冰青、颜静娟、白玥、杨诗卓、郑爽、李倩尔、陆金茹、张亿、王群、黄虹乔、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