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游戏:我来找、我来看、我来玩(班级融合)
设计者:陆金茹
一、适合年龄
大班融合幼儿
二、支持目标:
特殊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普通幼儿: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观察的细致性和敏感性。
三、游戏准备:
1.幼儿操作板、橡皮筋、水彩笔若干。
2.各类游戏操作纸若干。
四、游戏玩法:
一、教师简单的向幼儿介绍各组游戏,激发孩子玩游戏的兴趣。
二、幼儿自选小组游戏。
1.找图形――找出相同部分的图形卡或缺了的那一块。
2.连线――把相同的图用线连起来或把部分点用线连成和范例一样的图案。
3.数数――认真观察,数数图中物体的个数或自由摆小方块数。
4.走迷宫――提供各种迷宫图,通过观察让幼儿独自或结伴玩。
5.涂色――让幼儿仔细观察后,用涂色的方法呈现动物形象。
6.大寻找。
三、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教师参与到游戏中或与幼儿共同游戏。
四、游戏结束时可让孩子自己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五、指导要点:
特殊幼儿:
游戏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还是比较融洽比较默契的。在师幼互动方面,老师在梳理、归纳每个孩子提供的信息,从而总结出这样事物的关键特征,为孩子将来学习描述物体特征给予了准确的方法。在幼幼互动方面,是让说的孩子说说自己给了什么信息,让猜的孩子说说自己觉得哪条信息最有用,既发展了孩子描述物体特征的语言概括能力。
普通幼儿:
对于普通幼儿来说也学会筛选、分析各种信息,综合有效信息,最终猜出事物,培养了孩子们倾听能力、分析能力。应该说在活动中,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整个游戏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
六、观察与推进: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此游戏的活动价值,采用游戏组织教学,运用了观察法、游戏法、讨论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