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自闭症”儿童的微笑 | 学习时间 | 2022年7月 | |
主讲人 | 崔武 | 撰写人 | 黄虹乔 |
学
习
感
悟
| 首先,为他树立自信心。因为他在同学们眼里很孤僻,平时几乎没有人跟他玩。于是我让同学们主动找他玩,当然,作为老师的我首先跟他一起玩耍。我带着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如丢手绢时也拽着他一块儿玩,并且不断鼓励他,表扬他玩得好,孩子的好玩之心被调动起来,他还真的忘乎所以跟同学们玩了起来。听到他“咯咯”的笑声,我很欣慰。 其次,我用放大镜来捕捉他的优点,加以表扬。别看他不爱说话,但对较难的应用题却有个钻劲,书上带有星号的题,他偶尔能比其他同学快些算出来,真是上帝为他关了一扇门,却一定会为他打开一扇窗。我就借此机会大肆表扬他,并鼓励他说出算理。在我的一再“鼓动”下,他小声地断断续续地说出了理由,我便让同学们使劲给他鼓掌,他的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还有就是每当他背下一首古诗,我就让同学们刻意地给他鼓励,还表扬他背得好,吐字清楚等,让他一点点树立自信心。 第三就是经常性地找他谈心,虽然每次都是老师说他听,但从他的表情中能看出他觉得老师说的对,他也想改变自己,也似乎明白将来走向社会不与人沟通是不行的,但就是不愿说出来。每次我都苦口婆心的分析给他听,最多就能换回他“是”“对”。有时我试着教他说话,让他跟老师学说完整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在我的一遍又一遍的耐心教育下下,能主动开口说话了,主动跟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时,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看到他的性格在一天天的改变,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第四就是教师要真正地放下身子,从内心里尊重孩子,不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要从周围寻找他感兴趣的事让他做。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明确指出:在心理学中没有障碍这种东西,只有试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具体的人的障碍。也就是说,自闭症的孩子根本就缺乏与人交往的意识,连意识都没有,那么又何来与人交往的目的呢?是呀!他喜欢画画,我就从他的画入手,在表扬他的画的同时,也给他提出建议,还跟他一起画画。看到老师也喜欢画,他来劲了,并接受了老师的意见,重新设计画面,并把画好的画送给老师,还附上了一句话:谢谢老师的关心,我要画出最美的图画送给老师。虽然不是亲口说出来的,但最起码他想到了,头脑里有这个意识。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与常人一样的交流。 许多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做一个正常人的一切能力并非是天生拥有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从出生到成人,刻意看作是一个由原始到文明的进化过程,同样缺乏模仿、思维、逻辑以及游戏心理等一切能力,这一切是通过后天发展而来的,只是有的人发展的速度快而已。像小乔就属于发展慢的人,再加之是个留守儿童,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饭来就吃,衣来就穿,不用说话也能完成很多事,久而久之就自闭了。 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特别”训练,小乔的确改变了不少。看到他的变化,我想与人交往的愉快,靠的是乐意、兴趣的参加,而不是生硬的压力和被迫。现在每每看到他能与同学兴高采烈地玩耍,我都觉得有自豪感,教育的成功之感,自闭症的孩子不在自闭,他的脸上终于经常露出灿烂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