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朱旻晨 | 学习时间 | 2022年10月 |
文献题目 | 幼儿园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融合的路径初探 | 文献来源 | 网络 |
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活动是以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基础,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模仿力,运用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培养幼儿审美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游戏活动 [1]。将区域活动与创意戏剧游戏相结合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创意戏剧游戏与区域活动 有效结合的方法。 一、以幼儿年龄特点为基础,整合区域活动内容 戏剧内容既要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个性特点,又要有利于幼儿开展创编、改编及表演活动。戏剧剧情的呈现,包含了语言、美术、韵律、场景布置等元素,教师可以将剧本中的故事发展过程作为主线来整合区域活动内容 [2]。 (一)紧密结合创意戏剧剧目,合理安排区域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现实需求,又利于其长远发展。”[1]幼儿教师在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创意戏剧表演内容的同时,应根据幼儿认知,使每个区域主题的设置都以创意戏剧表演为中心,并据此合理安排区域与创意戏剧活动的内容。例如,小班戏剧《小兔乖乖》中的《我们来过家家》这一剧目创设了兔妈妈出门,小兔们在家玩过家家游戏的活动情境。在设计区域活动时,教师充分利用已创编的剧本中的情境,增设一个生活区——“巧手萌萌兔”,同时给学生提供花生、豆子、衣服、扣子等生活物品,让幼儿通过剥花生、夹豆子、扣扣子、折衣服等锻炼手部肌肉。这个活动既能够丰富戏剧内容,又有 助于幼儿掌握剥、夹、扣、折等生活技能和技巧。 (二)紧密结合创意戏剧主题,设计区域活动内容 在进行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融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区域活动内容的合理性、平衡性。例如,在中班开展“小猪盖房子”创意戏剧表演活动时,教师给幼儿提供草房、木房、砖房的图片,以及稻草、纸盒、积木,幼儿利用现有的材料,结合创意剧本自主布置剧场、分类整理和摆放物品;在观看戏剧表演时,“观众”需要购票并对号入座。这些活动内容涉及科学、建筑、数学等领域的内容,既丰富了幼儿的创意戏剧活动表演经验,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创意戏剧元素为引线,开创区域活动新玩法 教师要合理利用戏剧表演活动中每个剧目的人物、故事情节、场景的特别之处,让其成为区域活动的一部分。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逐步加深对戏剧内容的理解,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内容的安排也能更具灵活性与方向性。 (一)结合创意戏剧游戏,创新区域活动 教师可将剧本涉及的音乐、语言、科学、美工等内容融入区域活动中,使两个活动有效融合,这样不仅能促进创意戏剧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促进区域活动创新。例如,在中班幼儿表演创意戏剧《“年”的故事》时,教师发现大部分幼儿难以理解戏剧对话,导致在演时不能将对话完整地表达出来。于是,教师先将包含剧本情节的图片投放到美工区,让幼儿进行绘画、创编、涂色,自制《“年”的故事》剧本,然后将剧本投放到语言区,让幼儿根据自制的剧本讲述戏剧故事内容。有了这样的区域活动辅助,幼儿的表演兴趣提高了,也赋予了戏剧表演丰富的感情。 (二)结合创意戏剧游戏,链接区域活动创意 在开展幼儿创意戏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分组、分工,如演员组、后勤组、道具组、编导组等,并将其与区域活动中的语言区、美工区、生活区、建构区、表演区等进行融合。比如,将道具组与美工区进行融合,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分工合作来制作表演需要的各种道具。针对中班创意戏剧《小猪盖房子》中小猪的草房、木房、砖房,幼儿选择了三个大纸箱,将稻草粘在纸箱上就成了草房,用绘画涂色的方式制作木房,用卡纸撕粘的方式制作砖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