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吴佳欣 | 学习时间 | 2022年11月 |
文献题目 | 初探戏剧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策略 | 文献来源 | 网络 |
一、师幼共同商创主题情境式区域环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幼儿,使幼儿乐于学习呢?丰富的情境式主题环创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大量的实践证明,幼儿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传统的区域环境都是老师创设,幼儿参与,但是这样造成幼儿“一时新鲜”“无任务”的参与现象。《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园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有充分的参与感,师幼一起精心创设符合喜闻乐见的区域戏剧主题情境:前期,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充分的讨论戏剧主题中的各种事件发生的情境,投票竞选出最喜欢的情境;接着进而一起画设计图;最后,一起收集材料,形成区域环创。如大班戏剧主题《花木兰》的小剧场中,以木兰参军以及军营生活为课程主线贯穿,通过和幼儿一起讨论创设出烽火台、观望台、帐营等,将小剧场设置为军营的情境;中班戏剧主题《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样子》的数学区中,以上山寻找小恐龙的线索,利用纸箱和孩子一起创设出延绵起伏的“岩石山”,将数学区设置成一片火焰山的情境,这样围绕主题设置的情境让幼儿更加乐意主动参与到区域游戏中,且在情境性区域活动中,幼儿不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模仿者和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以及和同伴、教师、学习资源的互动者。 二、投放多样化的操作材料,为幼儿自主创作提供条件 《纲要》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操作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园教室内外的环境,以及丰富且可操作的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在布置班级环创前,我们和孩子一起规划班级环境;讨论、分析布置班级主题环创、制作主题中的人物、服饰可以用什么材料更加合适,更形象,分析出材料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在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则指出,一个可以让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大量可以让幼儿自由操作的开放性材料,对幼儿今后形成主动性的人格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在区域中的材料,我们通过发动家长的力量,一起收集材料,从而不断丰富材料资源库,充分为幼儿投放可探究、有层次的操作材料,使他们都有操作的可能,而教师要及时补充和丰富材料。 三、提供展示平台,让幼儿的自主创造荣获成功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合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拼盘式的评价模式,蜻蜓点水地对幼儿的作品、行为等进行一一点评,幼儿或呆坐一旁,或七嘴八舌,看似热闹,其实一点都起不到评价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逐渐得到一个经验:教师要有效的把主题活动和主题区域活动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的观点,引导和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在幼儿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让幼儿尝试自我的解决问题,肯定幼儿的发展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