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12月虞海萍)
发布时间:2022-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虞海萍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虞海萍

推荐时间

2022.12

文献题目

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策略研究

文献来源

网络

要:儿童戏剧主题课程教学与区域活动教学均为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常用模式,且具有各自的优势及弊端,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幼儿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也便于教师对幼儿进行直观的观察及深入的了解,对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及优化改良均具有指导意义,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分别从两者概述入手,对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予以深入分析,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策略加以探究。

关键词:儿童创意戏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我国坚持走“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之路,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幼儿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关学者在研究中表明,个体性格的塑造、思维的发展及人格的形成,从幼儿时期便开始迅速推进,在这一阶段其认知思维、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及道德品质素养逐渐成形。教育部多次联合其他部门,颁布有关幼儿园的教育指导及纲要等相关文件,希望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推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及素质培养工作的进度,从而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幼儿年龄偏小、性格活泼好动且身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区域教学活动及儿童创意戏剧教学的有机结合,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的课程意识及教育理念,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幼儿而言则是打好知识水平基础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积极探究并践行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相关概念概述

(一)儿童创意戏剧

许卓娅教授曾经将儿童创意戏剧教育归结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通过戏剧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儿童创意戏剧强调的是幼儿能够积极性地进行自主表演,这意味着这种教学模式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为此也可以看作是幼儿对已有知识及经验进行的创造性表达。为此,相关学者将儿童创意戏剧定义为,在幼儿园课程中实施的幼儿主动参与的戏剧活动,且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同时还需要参与戏剧创作及角色扮演之中,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戏剧扮演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冲突,进而实现以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为代表的能力素养的综合发展。儿童创意戏剧不仅是一种追求演出效果的“剧场戏剧”,更是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体征为“以幼儿的主观意愿及健康成长为中心”,在自然且开放的教室氛围之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肢体律动、即兴发挥等对话戏剧活动,进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以“假装”这一游戏本能为教学开展的基础,通过观察、体验、想象及反省,进而参与戏剧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之中。

(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活动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及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及合理分配。另外也要采用集体、分组及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促使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探究、发现学习及生活化游戏活动。常见的互动区域一般可以根据内容分为益智、科学、美工、建构、图书语言及角色表演这几大类。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活动应当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即游戏化的小组教學活动,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活动材料及玩具教具,幼儿可以自由的选择活动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发现及讨论分析等过程,实现知识能力的发展。游戏虽为基本活动,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真正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活动,且随着近年来教育观念、性质及功能的不断变化,区域活动的内涵也不再固定于某个模式,反而与主题背景相融合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