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青花小镇 班级:大一班 观察者:张亿
观察时间:2022年12月2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一班
观察对象:小俣
【游戏实录一】
当我来到扮演区时,我被眼前的热闹景象给镇住了,小俣正在扮演“播音总监”有模有样地安排小朋友们的表演,并且他按小朋友们表演的顺序给他们播放音乐,小朋友表演跳舞他就播放舞蹈音乐,表演唱歌小俣就用小鼓进行伴奏。但是小俣在扮演区安排了两个节目之后就跑开了,在教室中到处跑来跑去,一会看看建构区,一会又跑到美工区。
【分析思考一】
起初小俣在扮演区中游戏玩的很好,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任务完成地井井有条,但他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暂,小俣仅仅玩了两个节目后就被教室中其他的区域游戏所吸引了,并且在每个区域中都只是稍微玩一下就跑开了,教师要对小俣注意力进行有意训练,逐步提高注意力的持久性。
观察时间:2022年12月13日 上午10:15
观察地点:大一班
观察对象:小俣
【游戏实录二】
区域游戏开始后,恩恩小朋友主动邀请小俣一起玩彩色扣子排序的游戏,小俣在放着各种纽扣的框里东翻翻西找找,这各种各样的扣子全部拿出来放在桌上,恩恩提醒小俣要想她一样按卡片上提示的顺序给扣子排序,小俣选了几个扣子进行排序,但刚摆放到第四个扣子,小俣就没有耐心了又开始翻起了扣子,并将扣子当作弹珠在桌子上弹来弹去。
【分析思考二】
小俣在游戏中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控力较差,在区域游戏中并不遵守游戏规则,在恩恩提醒后小俣有尝试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但仅仅坚持一会会便又开始随意玩扣子,并将扣子搞的到处都是,同时也能看出小俣其实对给扣子排序的游戏并不感兴趣。
观察时间:2022年12月16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大一班
观察对象:小俣
【观察实录三】
在认知区中开放了新游戏,小俣第一个跑到了认知区中研究起了玻璃瓶子,他将桌面上的每个瓶子都拿起来放在手上玩了一下,他看到小杰从边上端出了一筐敲击玻璃瓶的工具,便一把将筐子抢了过来说:“我要先选工具。”,小俣挑完工具后开始在玻璃瓶上乱敲,小杰他们则是在用工具敲击不同的瓶子,听瓶子发出来的不同的声音,小俣敲击的声音太大,导致小杰他们听不清楚自己的声音里,小杰跟小俣说:“你可以轻轻敲吗?我都听不见声音了。”,小俣并没有听进去,依然在随意敲击瓶子。
【分析思考三】
小俣在游戏过程中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瓶子他要第一个选择,小杰拿出敲击瓶子的工具后,小俣也要第一个选择,在游戏过程中小俣没有与同伴友好相处,小杰提出让小俣小声一点,小俣并不理会同伴。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小俣让其了解清楚游戏规则,同时也要学会谦让,提高与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能力。
【回应策略】
1.以接纳的态度面对多动症儿童的行为
教师应借助专业知识来了解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问题。了解多动症儿童的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首先,对于多动症儿童不应过于苛求,所提要求要切合实际;其次,对多动症儿童给予真诚的接纳。事实上多动症儿童很多的行为举止并非故意捣乱,而是他们经常无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所致。教师应与儿童建立良性的关系,不能因其异常行为而训斥,而是要帮助多动症儿童解决问题和困难。以积极心理学疗法发现其潜能,建立其自信,为进一步的教育与辅导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帮助多动症儿童了解其自身特性
多动症儿童有时不太了解同伴为什么都不喜欢他,甚至搞不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例如,告诉他:你确实很聪明,但有时候你表现不 佳。你可以把自己的脑袋想象成是一架电视机,有非常好的转
换器和真空管。但有时候,就好像电视机的天线短路一样,即使这架电视机再怎么好,短路时接收到的画面可能会不清晰甚至断断续续,这种情形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只是在你身 上出现得多点、重点。如果想改善,就要听话,遵守约定,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
3.为多动症儿童创造可能成功的机会
教师应采用积极心理学疗法,尽可能为多动症儿童积极创造可能成功的机会。而非被动的等待。教师可以应用一些小技巧.为多动症儿童安排能够胜任的工作,如帮妈妈拖地、帮教师发练习本、跑腿、劳动或服务等既可以消耗体力又容易完成的简单工作,让其从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帮助其提高自控能力。当多动症儿童成长到会思考反省的阶段。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有时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时,要促使其较多地自我表达,争取较多表现成功的机会,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