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3月 杨诗卓)
发布时间:2023-03-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诗卓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手工制作      班级:中二班          观察者:杨诗卓   

 

观察时间:2023315 上午9:50

观察地点:室内美工区

观察对象:小赵

【游戏实录一】

小赵是一名多动症患儿。但他对色彩较为敏感,对美工区的颜料等美术材料感兴趣。小赵来到美工区开始制作手工,他选择了黏土。我上前询问:“小赵你在做什么呀!”他说:“做一个泥人。”他用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袋子打开,拿出黏土。在一开始塑性阶段就遇到了困难,他将黏土挖出来放在手中,怎么捏也捏不成圆形。他又试了好几次,总是失败,开始把黏土弄得到处都是,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去。还去植物角逛了好几趟,最后他离开了美工区,对黏土失去兴趣。

 

【分析思考一】

小赵的问题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这个美工区的活动中,小赵在使用黏土做手工时,遇到了挑战,并感到了挫败感。他没能成功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导致他感到失望和沮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小赵身上,他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没有做到,产生情绪,需要老师给与支持和指导。

 

观察时间:2023316 上午1015

观察地点:室内建构区

观察对象:小赵

【游戏实录二】

区域活动,幼儿在区角玩得很开心,我也留意着幼儿的活动情况。在建构区里,小赵和雯雯在建构区搭积木,他们都想搭一座小桥。小赵很快就搭好了一座小桥,他自豪地看着自己的成果。老师经过时,他扬起手中的积木说:“我搭好的小桥。”老师鼓励小赵再试试其他的搭法。这时,雯雯的进展并不顺利,她把积木搭好又拆下,一直都没有搭成想要的样子。看着小赵搭好的小桥,雯雯有些着急,她向老师求助。我鼓励她找小赵帮忙,于是她走到小赵身边,带着明显的哭腔跟小赵说:“我的桥搭不好,你可以帮我搭吗?”小赵没有理会雯雯的求助,自顾自地说“我的小桥搭好了,我现在要去阅读区看看。”随后,就到阅读区看书去了。

 

【分析思考二】

区域游戏中,有位孩子遇到困难,向特殊幼儿进行求助,特殊幼儿只顾着自己感受搭好小桥的喜悦和幸福,没有意识到雯雯的难过和着急,也没有给雯雯任何针对性的回应。移情能力的发展能够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让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懂得分享、帮助他人,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有利于社会理解、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

 

观察时间:2023316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室内美术区

观察对象:小赵

【观察实录三】

游戏时间,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手工纸,这些纸上画着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幼儿可以把图形剪下来制作成“小饼干”。小赵正在专注地制作小饼干”。在剪梯形“饼干”的过程中,小赵“咔嚓咔嚓’连续地剪着,剪纸过程没有停顿。老师观察到,小赵剪第一条边时,能沿直线剪且与纸上的轮廓线基本吻合。当小赵到剪二、第三条边时,手开始有点发抖了,剪出的边线也开始偏离轮廓线。小赵剪到第四条边时,拿纸张的左手与持剪刀的右手均出现了发抖、乏力的现象,边线完全偏离轮廓线。小赵最终剪好的作品中,三条边线基本吻合,第四条边线不吻合,且边线毛糙。

 

分析思考三

从幼儿用剪刀所需要的身体机能发展角度来看,手部发抖主要是由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力量发展尚不够,在连续剪的过程中控制力变弱。当然小赵相关经验的不足,动作技能的不熟练,都会增加其剪纸过程中的生理负荷,这些都是导致手发抖的原因,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以及左右手配合、协调的能力都尚待进一步的练习和发展。小赵的剪纸的速度较慢,与其手部肌肉的力量、控制性、灵活性、协调能力不够有关,同时使用剪刀剪多边形尚不熟练,缺少经验。

 

【回应策略】

(一)尊重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这一思维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对老师而言,应当理解并尊重幼儿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尤其不应该将幼儿一些“自我中心”的行为简单归纳为自私,一面要认识到缺乏移情能力往往只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另一方面,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如设计针对性的训练或谈话活动,为幼儿提供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或情景,帮助其更好地走过这一阶段。当然,也要耐心等待幼儿展现出积极的变化。
(二)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发展

老师发现小赵以及班上大部分幼儿没有表现出移情能力时,便利用绘本故事帮助幼儿唤醒这种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关注情节进展的同时,着重思考每个角色在故事进展中的心情变化,让幼儿设身处地去感受,如果是他们处于同样的情境中,可以采取怎样的行动。同时,老师还利用了谈话或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来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老师提供的这些机会,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
(三)细心观察,及时肯定

社会性的发展往往需要及时强化,老师应敏于对幼儿表现出的发展进行及时的肯定。案例中,老师每次都及时地对小赵表现出来的移情行为进行了肯定,并且肯定的不仅仅是她帮助他人的行为本身,更是她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心情的能力和行为,这对移情能力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细致观察,尊重幼儿的主体力量

用剪刀,看似一个简单的行为,其中的内涵不可小觑。幼儿使用剪刀的行为不只是一个动作,也不只是精细动作的发展。从幼儿使用剪刀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幼儿认知策略的运用与改变,看到了幼儿作为行动者主体性的成长,甚至还有许多未曾看到的,如兴趣、探索、同伴学.....幼儿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幼儿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幼儿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在问题解决的探索中发展,应该是教师观察与支持幼儿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