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 2022.3.16 | 班 级 | 大一班 | 幼儿 姓名 | 小赵 | 障碍类型 | 多动症 | 观 察 者 | 杨诗卓 | 观察地点 | 大一班美工区 | |
观察方式 | 1.自然观察( ) 2.介入观察( √ )3.随机观察( )4.定点观察( √ )5.跟踪观察( ) 6.持续观察( ) | |||||||||||
幼儿表现 与 教师指导 | 1.情感与态度 2.行为表现(行为持续时间) | 幼儿游戏或教师指导照片 | ||||||||||
小赵是一名多动症患儿。但他对色彩较为敏感,对美工区的颜料等美术材料感兴趣。小赵来到美工区开始制作手工,他选择了黏土。我上前询问:“小赵你在做什么呀!”他说:“做一个泥人。”他用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袋子打开,拿出黏土。在一开始塑性阶段就遇到了困难,他将黏土挖出来放在手中,怎么捏也捏不成圆形。他又试了好几次,总是失败,开始把黏土弄得到处都是,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去。还去植物角逛了好几趟,最后他离开了美工区,对黏土失去兴趣。 |
| |||||||||||
分析与思考:(幼儿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教育支持行为有什么可改进之处?) 小赵的问题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这个美工区的活动中,小赵在使用黏土做手工时,遇到了挑战,并感到了挫败感。他没能成功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导致他感到失望和沮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小赵身上,他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没有做到,产生情绪,需要老师给与支持和指导。理解并尊重幼儿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尤其不应该将幼儿一些“自我中心”的行为简单归纳为自私,一面要认识到缺乏移情能力往往只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另一方面,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如设计针对性的训练或谈话活动,为幼儿提供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或情景,帮助其更好地走过这一阶段。当然,也要耐心等待幼儿展现出积极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