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1月 陆金茹)
发布时间:2023-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金茹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陆金茹

推荐时间

2023.1

文献题目

抽动症孩子的干预方法

文献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548433507593505&wfr=spider&for=pc

对于抽动症的孩子,我们常常需要告诉妈妈,怎么样使孩子放松下来,怎么样能够让他不紧张,但是大部分妈妈看见孩子这样往往想去纠正他,忍不住斥责孩子:“你怎么又在那儿吸鼻子”“你是怎么回事儿”等等。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家长意识到这叫负面强化。当你反复地用负面强化,其实是在暗示他、提醒他。所以,一定要贯彻一个思想:转移法。

转移法除了家长以外,老师也可以学会,当老师发现班里某个孩子出现了频繁的眨眼睛,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去跟他互动,甚至可以让他回答问题,但是一定要有意识地问一些他很有把握能回答的东西,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增加他的自信心。一个人一旦有了自信心,他的人际敏感度各方面都会有改善,他就不会那么紧张和焦虑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忽视症状。当我们对家长说你忽视孩子的症状时,家长说我看着会忍不住,如果忍不住那就努力“闭嘴”。为什么说要闭嘴?因为你说了他也改变不了,你还不如不说;你打个岔说妈妈给你去削个苹果去,妈妈给你倒杯水去等等,撇开症状,无条件地去爱他,你一定会发现你的爱带给孩子心理的滋养是最重要的。

儿童抽动症康复锻炼的方法还包括习惯反向训练,也叫习惯性颠倒训练。这种锻炼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教孩子做出与抽动症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从而控制抽动。科学指出,习惯反向训练是目前被认为减轻抽动严重度最有前途的行为干预技术,它能使83.3%的重复行为完全消失。

比如当孩子总是在抽挤眼睛或者清嗓子时,可以让他练习和动作相反的动作,这种方法对于减轻抽动症还是比较有效的。这种训练方法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发现出现抽动症状的前期表现。

大多数抽动症患儿伴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有意识地放松训练,就是有意识地让孩子放松,把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从而达到减轻抽动的目的。让孩子学会放松这个技术,你可以教他,什么情况下是肌肉紧张,什么情况下是肌肉放松,就是说让他去学会肌肉的完全不用力(伸肌和屈肌全部都不用力)的情况下,这叫放松。让他学会放松的正确方法,可以在睡觉前从头到脚地训练,临床上我们发现它真的很有用。

由于不断的抽动极大地消耗了孩子的精力和体力,这类孩子看上去总是面黄肌瘦却精力旺盛,由于他们的神经会轻易高兴起来,比较不容易控制,我们往往主张这一类的孩子能够做一些增强体能的运动。抽动症患儿适合大肌肉运动,如跑步、打篮球、游泳,登山。我们常常跟家长说,爸爸礼拜六礼拜天带着孩子去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都可以,让他的体能、肌肉的力量增加,肌肉力量的训练对他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患有抽动症孩子的家长可以在晚上孩子睡觉前,用毛笔或者鸡毛去刷孩子面部、脖子、前胸、后背等。这一类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怕痒,可以建议家长睡觉前给孩子揉揉,从头到脚地像挠痒痒一样轻轻挠,这是刺激末梢神经感知觉的一种训练。

千万不要忘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家长一定要了解药物的重要性,因为他除了这个病以外,有没有其他的躯体疾病,大夫肯定要考虑得多:有没有发现癫痫,会不会有肝豆状核变性的问题,都需要让那个大夫诊断清楚。对于一些中重度抽动症药物治疗非常有必要,而且一定要按时服药一段时间,不能症状一缓解就停药。尽量不要中途停药,突然停药症状会反复,第二次的反复往往会比第一次要重一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