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小组融合)
设计者:邵冰青
一、游戏目标
1.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模仿和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2.能迁移生活中关于医院的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创设医院的环境。
3.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分层目标:
高:医生与病人能运用语言进行角色间的交往,会使用"你有什么不舒服"、"谢谢您"等礼貌用语。
中:能较为逼真地反映出病人看病工作情况,知道医生和病人的分工和职责。
低:喜欢参加”我是小医生”的游戏,能积极参与游戏中,并能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二、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在谈话活动中引发幼儿关于看病的生活经验,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
材料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医院的废旧物如:药瓶、病例卡等。在医院投放病历卡、听诊器、针筒、药品等环境创设
三、游戏玩法:
1.教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听诊器和针筒?医院里有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2.师幼共同回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挂号-看病-取药师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为什么去医院?去医院看病时,先要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小结:小朋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去医院看病,看病时,要先到导诊台的护士那填写病历,然后到主治医生那去看病,看完病再去药房取药。
3.提出游戏要求:要协商讨论,解决医院开业前的各种问题。要选择各种替代物,创设医院环境。按意愿选择角色,分工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
4.幼儿游戏,教师以病人的身份介入游戏,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协商、分工,形成初步的角色意识。
(2)观察幼儿是否能掌握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3)观察医生、护士能否明确职责。
五、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
(2)交流游戏情况。
提问: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怎么做的?你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下次的医院游戏你认为可以增加什么材料?
四、指导要点:
1. 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扩大儿童对医院的认识,这是儿童游戏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游戏开展前,教师要用视频或者实地参观等直观的方式,带孩子了解医生工作和职责。
2.为儿童创设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要为儿童准备和供给游戏所需要的各种玩具和材料,保证开展游戏的时间。小医院应尽量提供与贴近生活的用具和实物模型。
3.引起儿童游戏的动机,启发儿童对游戏的构思,帮助儿童组织和开展游戏,不断提高游戏的质量。在医院的游戏中,可以设置护士长的角色,带着特殊儿童一起来操作摆弄,同伴模仿。
4.发挥榜样作用,给予幼儿正面积极的评价。不管幼儿是否按照医院的游戏规则进行,都要给与一定的鼓励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