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4月 颜静娟)
发布时间:2023-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颜静娟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实践研究

学习时间

2023418

主讲人

肖怡

撰写人

颜静娟

 

 

 

 

 

 

 

 

 

 

 

 

 

 

 

 

 

 

 

 

 

一、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价值

(一)符合教育发展趋势      

 融合教育其教育核心为促进特殊与正常儿童共同发展,既体现出学前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与安置策略,而且在学前教育中体现出人文精神,是对特殊儿童教育思想的转变,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对特殊幼儿和正常幼儿形成积极影响       

融合教育能给予特殊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支持。特殊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内向、自卑与不善于表达等,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进行生活与学习能使特殊幼儿逐渐地与现实世界相融合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环境中,能有效培养正常幼儿的美德与爱心。正常幼儿在与特殊幼儿的互动中,不仅会尊重与包容特殊幼儿,而且会给予特殊幼儿关注与照顾,使正常幼儿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习得美德与富有爱心

二、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一)开展个别化的教育支持

1.教育环境的创设

环境在学前教育中发展着重要的功能性。在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且丰富的教育环境达到使特殊儿童生成积极情绪的活动效果。

2.优化个别化教育

为使特殊幼儿能融入到正常幼儿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对特殊幼儿实施个别性的教育活动,以适应特殊幼儿能力发展的需求。教师对特殊幼儿的个别训练与指导既体现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如户外、区域与集体活动,又融入到幼儿在园所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安置在班级内的特殊幼儿,幼儿园应增加个别教育,或者由家长陪同进行个别化的训练。

(二)形成三位一体合力效应

 1.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是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专业性是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既应秉承尊重、平等、和谐与共进的融合教育基本原则,又要及时调整已有教育观念的禁锢,具体为过度关注特殊儿童,强调正常儿童对特殊儿童的配合。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满足特殊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如针对特殊幼儿的生理需求,教师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活动内容围绕特殊幼儿的日常生活展开,而且为特殊幼儿的活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支持。同时,教师可以在特殊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情感的感染力,从心理层面给予特殊幼儿支持。教师用耐心、爱心与信心,激活特殊幼儿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特殊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激励,从良好师幼关系层面对特殊幼儿的心理健康与情绪发展形成积极性影响。

 2.加强家长共育力度。

家庭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与家长形成共育与共建的效应。家庭教育是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邀请特殊幼儿的家长进园参观教学活动,既可以使特殊幼儿的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实际情况,又可以使家长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在家庭教育中与幼儿园教育相统一,并且在特殊幼儿的教育上形成合力效果。家庭教育应成为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3.争取社会层面支持。

幼儿园和教师争取到社会层面对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支持,是为特殊幼儿融入社会达到融合教育根本性目的的保障性因素。社会对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认识的提升,有助于改变社会对特殊幼儿教育的片面认识,为融合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