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小厨房(角色游戏) 班级:大二班 观察者:邵冰青
观察时间:2023年4月21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文
【游戏实录一】
上午十点,区域游戏开始了。小文发现小厨房里有烤箱,因为他之前和家人一起吃过烧烤,所以他很期待能够在小厨房里自己制作烧烤大餐,可是小厨房里并没有制作烧烤的材料,于是他向老师求助。我帮助瑞瑞回忆烧烤的特征,瑞瑞能基本说出,烧烤是把食物穿在一根签子上。于是,我们开始从教室里寻找“签子”,最后,我们来到美工区找到了类似签子的材料吸管。有了吸管,孩子们开动脑筋,哪些材料可以串在吸管上呢?之前在娃娃家投放了皱纹纸、不织布这些低结构材料。幼儿将黄色、绿色的纸片,用吸管串在一起,放进烤箱中,一顿烧烤大餐就制作完成了。由于材料都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孩子们游戏的主动性得到发展。
【分析思考一】
幼儿自主生成的烧烤游戏,就是他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很多孩子都和家人一起吃过烧烤,所以有了生活经验,在娃娃家里也自发生成了这样的游戏。教师既是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当幼儿在游戏中有需求的情况下,教师要抓准介入时机,平行介入游戏,以幼儿同班的身份加入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
观察时间:2023年4月25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文
【游戏实录二】
在生活区的“小厨房”,小文手里拿着木制小勺在电磁锅来回动了动,勺油放入锅中。乐乐拿着白菜叶切,欣欣选择了黄瓜切。小文拿一个鸡蛋在碗口敲了两下,鸡蛋没有变化,他继续沿着碗边用力敲,这次敲出了一个裂缝,他把裂缝处的小片鸡蛋壳剥下来,双手抓住鸡蛋尝试打开,鸡蛋没有变化,他沿着刚刚的裂缝继续剥鸡蛋壳,剥出一个小洞,鸡蛋清从洞口流到碗中,他赶紧用力一捏,鸡蛋壳的一边碎了,第一个鸡蛋的蛋清和蛋黄都流入碗中。紧接着,小文开始敲第二个鸡蛋,这次他直接用力敲了7下,鸡蛋有了裂缝,他沿着裂缝剥开小洞,然后用力捏鸡蛋壳,把蛋清和蛋黄全部倒出来。随后,他把鸡蛋清中的小蛋壳一片一片捡出来,找到一双筷子搅鸡蛋,中途放盐继续搅。
【分析思考二】
游戏过程中,天天敲鸡蛋的环节并不顺利,第一次没有顺利敲开时,他选择动手沿着裂缝剥开小洞,等到蛋清流出再捏碎蛋壳。有了第一个鸡蛋的经验,敲第二个鸡蛋就节省了许多时间。从这里可看出孩子们在游戏体验中积极思考和尝试的好品质。既然幼儿有了新的游戏情节发生,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抓住小小细节在分享交流的时候将其放大,与幼儿共同情景再现,帮助其他能力较弱的幼儿增加他们的游戏经验和行为。小厨房游戏是小朋友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小朋友们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今天的角色扮演活动萌发了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了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回应策略】
1.角色扮演游戏更加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有助于帮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直接感知间接经验,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和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蔬菜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来。如:常见的番茄、土豆、黄瓜、白菜、辣椒等。虽然他们知道的不少,但对蔬菜的食用部分及其营养对人身体的好处不是很了解。《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材料,激发孩子动作操作的欲望。鼓励和肯定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行为,支持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总结时,老师请孩子们交流活动中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3.游戏过程中,小伙伴配合相当出色,小文从一开始就承担着炒菜的角色,对炒菜的流程比较清晰,先放油炒了一会再放盐,中间还有试味道的画面,乐乐和欣欣切菜的条理也不错,先切大块再切成小块,切好的先放入碗中,乐乐切完后又帮助欣欣切,他们各司其职,有良好的秩序感和相互合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