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4月 李倩尔)
发布时间:2023-04-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倩尔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区域游戏      班级:中四班        观察者:李倩尔

 

观察时间:2023413日上午1020

观察地点:中四

观察对象:小俣

【游戏实录一】

每天早晨一入园,小俣就会急冲冲地跑进他所喜欢的区域游戏。一会儿到娃娃家烧饭,一会儿去“画画我自己”画画。过了一会儿,他又对堆积木产生了兴趣,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玩一辆自己带来的警车,他则跑过去二话不说就抢了汽车开始独自玩耍。小朋友“呜呜呜”哭着跑来告状,指着小俣说:“老师,他抢我的汽车……” 

IMG_20220214_082013  IMG_20220214_082348

【分析思考一】

小俣的争抢行为是因为他对玩具产生的兴趣和急于求玩的心理需求而导致的。这与幼儿缺乏交往意识和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有关,他们往往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游戏也应由中班时以“平行游戏”为主转变为“合作分享”为主。大多数男孩喜欢玩汽车,在“汽车城”中,应增添足量的汽车,满足多数男孩玩汽车的需求,从环境与材料提供上避免幼儿在游戏中的争抢行为。还可以利用泛灵心理创设“汽车生病了”的游戏情景,激发小俣做个“爱护玩具的好宝宝”,引导他学习礼貌用语并对小朋友说“对不起”。

 

 

观察时间:2023417 上午1000

观察地点:中四

观察对象:小俣

【游戏实录二】

在这次区域中我们将“城市赛道”的区域由原来的简单车道升级变成了仿真的城市道路,小俣和3名小朋友都选择了“城市赛道”这个区域进行游戏,他们每个人都选择了一辆自己喜欢玩具车,他们经过了简单的商讨,便开始了游戏,有小朋友扮演行人,也有小朋友扮演小交警,小俣扮演的便是小交警,在游戏过程中先后听到小俣告诉小朋友“那是斑马线,要让行人先过”、“那是转弯路的标志”,但是几分钟过后小俣撅着嘴巴走出了区域说不玩了他们都不会玩。 

 1  2

【分析思考二】

在游戏中发现小俣是个生活经验很丰富的孩子,他生气的原因是大家不按照规定“行驶”,这个“城市赛道”的游戏是一次试玩的活动,幼儿的参与程度很高,兴趣很浓,通过这次试玩观察发现小俣小朋友社会经验丰富,游戏中涉及到的知识基本了解,但也有小朋友经验不够丰富,对交通标志的了解较少,从而导致游戏无法按规则进行下去,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先进行一些简单的交通知识的科普。

 

观察时间:2023428 上午1000

观察地点:中四班

观察对象:小俣

【观察实录三】

 

最近我发现小俣在玩建构区的时候,总是没有目的的玩,事情也是特别多,一会儿跑过来说老师发生什么事了,一会儿又跑过来说什么事,说明他还没有真正的投入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没有“定心”。

今天是建构“大广场”,孩子们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当中去,小俣今天也在玩建构区,他一开始是在进行搭建活动,没有人跟他一起搭,过了一会儿他就放下手中的旺仔牛奶罐头,到建构区那里搬了一筐积木就一个人搭起飞机来了。 

downloadfile-1656383481525  res.dadikid

分析思考三

大班孩子对于一件事物的注意力应该有了一定的集中度,也有一定的时间长度,有一定的耐心。我观察到小俣喜欢搭积木,但又不会玩,不会跟其它人合作来建构,所以很容易跟其它幼儿发现矛盾。如果老师对某个幼儿感到可有可无,这个幼儿就会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导致一个人就在那里瞎玩了。我觉得这时候应该老师走过去与他进行沟通,帮助他如何跟别人合作来玩建构游戏。

 

【回应策略】

1.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给其他的小朋友一些当小班长,小组长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去尝试。

  2.培养小朋友之间的沟通能力,遇到争吵商量解决问题。

3.老师可以介入幼儿游戏中,用语言和动作来提示他怎么来玩,让孩子明确目标,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不要没有目的去建构,然后让他们自由组织分工好,由能力强的孩子带着一起来搭围墙,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自由的、快乐的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