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记录(王群 5月)
发布时间:2023-05-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群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融合教育环境下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王群

推荐时间

2023.5.15

文献题目

生活中该如何进行泛化训练

 

文献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VHonb130a1YdXEkWWBMnCA

泛化是ABA的一种教学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时常会陷在一个非常具体和特定的形式中,难以适应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泛化就是让孩子学会接受变化)

泛化的目的在于:

1.帮助孩子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运用新学到的技能。

2.教师使用更加一般化的强化方式。

泛化的概念:

大致的或类似的转换,是ABA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一旦一个技巧在一个环境中被教会。就要将她转移到变化了的环境中进行泛化哦!

泛化的意义:

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有效性,既可以确定行为的改变是因为孩子学到的东西。要是一个教学方案,达到有效性,就要系统的进行泛化训练。

(如:示范,旁白,旁白:指的是话不用很多,说出问题的重点。)

泛化的种类:

通常可分为两个方面,刺激的泛化和反应的泛化。

刺激的泛化:是指在一个环境中学会的行为,以后在其他的环境中也能表现出来。尽管这些环境并没有包括在教学计划中。

刺激的泛化有四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做到刺激的泛化:

1)在不同的环境中训练

2)由不同的教师上课

3)将刺激物共同化

4)相同的强化方案

反应的泛化:是指通过只训练一个行为引起更多的行为变化,即通过教一个或一些有限的行为,你获得多少附带的行为改变效果。

例如:你教孩子拥抱和亲吻你时,他是否表现出更喜欢你了?所以无论是刺激的还是反应的泛化,都是使你的训练有效果的关键。你必须获得一些免费的变化。因为你不可能将所有的环境里的所有行为都“教”给孩子。

以下是如何时反应的泛化达到最大化的建议:

1)学会交流性反应:建立并加强那些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语言因素。如:让孩子学会那些对他表达要求有直接帮助的词。功能性语言能够有效地代替乱七八糟的行为。

2)学会一些实用的自我帮助技巧:自我帮助技巧,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自理行为,他们能够帮助孩子得到一些可以增加他的自我满足和想要的东西。

3)学会怎样玩耍:对一些不适当的自我刺激行为来说,某些玩耍活动是较适当的代替活动。如:一个孩子总是喜欢旋转,他所看到的一些东西(如,茶杯,烟灰缸等)我们可以利用他这一点,教他做陶艺,这样可以减低他的不是当自我刺激的行为。以此类推。

4)学会服从:一旦获得了对孩子两个以上行为的控制。(如坐下.站起来.关门),孩子对你的服从能力就会自动的提高。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到,在这类反应的泛化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

5)训练观察性的学习:在一些方面你应该教孩子学习一个过程。即通过仅仅是观察别人的动作完成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活动。

6)学会新的社会适应:因为你在建设性的介入孩子的生活,你作为一个人在传达着使他满足还是厌恶,这样就使你这个人具有了奖励和惩罚的性质和意义。

7)建立内在的强化:当孩子能够从一个课题和行为中区别出所蕴涵的奖励性时。你的训练就取得了最大的效果。即孩子有了最大的收获--获得内在的强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