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朱旻晨 | 学习时间 | 2023年6月 |
文献题目 | 儿童创意戏剧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策略研究 | 文献来源 | 网络 |
一、灵活运用区域活动材料,创设戏剧主题环境 幼儿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及系统教学,但又并不适用于权威教学,为此合适的教学方式主要为游戏活动。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幼儿获取知识、实现技能与经验增长及能力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尽可能给幼儿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及游戏体验,教师应当尽可能 丰富区域活动的材料,从而让幼儿亲身感知不一样的教学环境及氛围,尤其是在设置区域活动时,教师更应当在各个区域投放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引导幼儿更快地进入学习氛围及环境之中。 就儿童戏剧主题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专门设置观影活动区域,通过直接展示画面的方式给予幼儿视听刺激,从而帮助幼儿借助具体形象来了解戏剧原本的模样,教师还可以针对戏剧人物,创设卡通模型制作区域及绘画活动区域,从而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了解,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再一次强化了教学区域环境的和谐气氛,使得儿童戏剧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将成果介绍给同伴或 由同伴合作完成互相评价的方式,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小丑猜猜看”活动中,教师可以事先将自己 打扮成小丑的样子,并穿上与之相匹配的服饰,如,具有代表性的小丑高帽,在表演时需要做出小丑的经典动作,这种生动形象的示范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小丑形象的了解。这是一种沉浸式戏剧的表现,为幼儿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即只为表演而存在的场景,鼓励幼儿相信自己本身就是戏剧的一部分,从而给幼儿带来独特的个人体验。 二、区域活动应当成为儿童戏剧教学的助推器 区域活动大多由教师事先预设并有序开展,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开展头脑风暴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为此区域活动不断增加,且教师为了凸显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会不断鼓励幼儿自主提出不同的区域活动,并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题的选择、规则的制定、材料的选取以及具体实施过程。这些创新创造的区域活动是儿童戏剧主题教学活动深入开展的推动力,可以满足幼儿当前阶段身心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每次教学活动之后,教师都应当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这是因为缺乏反思的知识经验其本身就是狭窄的,缺乏生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将自我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有效提高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幼儿着眼于自己创设的区域活动,并分析具体学习行为决策以及产生的相应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依据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反馈信息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在区域活动设计环节予以调整,通过观察记录来实现反思优化。教师需要对每个主题的区域活动都进行反思,不仅包括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包括材料的投放与使用,对区域统计记录及观察表进行相应的回顾分析,从而准确的总结当前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调整措施并予以执行,进而为下一个主题区域活动的目标设定等环节提供依据。以“熊和石头人”这个微剧为例,教师可以将其置于音乐活区域中,故事中的小猴子翻山越岭到湖边玩耍,必然需要突破不同的关卡,教师可以为其选择轻松活泼的音乐,如此幼儿便可以随故事情节发展及音乐来展现不同的行为,而教师需要根据音乐的引导和剧情的角色来启发幼儿,同时关注戏剧的难度,既要使幼儿有成就感,又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学前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儿童戏剧主题教育活动及区域活动教学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及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应当以分析幼儿发展特点为前提,关注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材料选择、行为指导及反馈评价等环节,从而尽可能创设良好活动环境,尽可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潜移默化地对幼儿展开情感教育,进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