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5月 王群)
发布时间:2023-05-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群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好吃的面儿     班级:大三班     观察者王群

 

观察时间:202355 上午1014

观察地点:室内认知区

观察对象:夏夏

【游戏实录一】

认知区投放了新的资料印点子,区域活动开始,几名幼儿来到认知区,都在议论纷纷。当我出示第一张数字卡片时,夏夏就站起来叫到,“我明白,我明白……”我用语言及时提醒他,说话要举手。当我出示第二张卡片时他又叫到;“教师,我明白。”我又提醒了他。之后,我又问了个问题,夏夏依然叫到;教师,我明白,我明白。

 

【分析思考一】

夏夏是我们班级比较特殊的孩子,喜欢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却经常坚持不到一会儿就走开了。他比较爱动,老是坐不住,平时教师和他讲的道理他都懂,也明白自我做的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可能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关系吧,与家长多次沟通,孩子在家里也是比较好动,坐不住。

 

观察时间:2023512 上午1040

观察地点:室内建构区

观察对象:夏夏

【游戏实录二】

早上活动时夏夏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夏夏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夏夏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夏夏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夏夏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夏夏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夏夏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夏夏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齐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

  

【分析思考二】

大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大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教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观察时间:2023519 上午1012

观察地点:室内扮演区

观察对象:夏夏

【游戏实录

早晨的室内游戏,男生一致决定要戏剧游戏玩击鼓传花,其它男生都端着板凳坐了下来,夏夏跑到寝室里面,拿出来一个奶粉桶和一个小木棒主动要去做敲鼓的人。

夏夏拿着鼓坐在了小朋友们都前面,夏夏说我们还要去拿个东西来传,然后夏夏就去拿了一个小汽车回来,用做传的东西。这时夏夏走到夏夏的面前,对夏夏说:“我也想敲的,昨天就是你敲的。”夏夏说:“不行,你等一会。”然后夏夏开始有快有慢的用小木棍敲击奶粉罐。第一次敲击结束时,传的花留在了阳阳的手中,阳阳起来表演了一个节目,然后夏夏对阳阳说:“轮到你来敲了。”夏夏走到了阳阳的位置上坐下,阳阳换到了前面进行敲击。

【分析思考一】

夏夏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中指出5~6岁幼儿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夏夏在本次游戏中,首先会自己去找材料进行游戏,在发现有个角色空白无人扮演时能主动担任。在游戏过程中也会与他人进行交换角色,不光有自己的独立表演,也有与其他人的配合,可见其在艺术领域已经达到了《指南》的要求。

 

【回应策略】

1.准备更多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如:放大镜、小锤子等,让他们又足够的工具进行探究。教师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当幼儿研究了表象就结束之后,抛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探究。

2.多鼓励多表扬给予正面刺激

小朋友游戏表现好的时候要多鼓励多表扬,激发他们的游戏热情。

无论幼儿完成的作品是否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精神上的肯定。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要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或其他的方式。夏夏后来能够理解并在引导下进行小的改进,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搭建的思路,这是与该年龄段的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有关的。让孩子学会转换思维,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刻刻耐心地进行引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