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5月 白玥)
发布时间:2023-05-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白玥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白玥

推荐时间

2023.5.24

文献题目

怎么确定孩子是不是抽动症?

文献来源

https://{域名已经过期}/p/357764142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对于孩子的爱,每位家长都全心全意的付出,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习惯性的撅嘴、挤眼、吸鼻子等面部抽动症状,通常会认为这是孩子养成的一种坏习惯,殊不知孩子的这些表现很有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症状。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不自主的突然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抽动症突出表现为:挤眉弄眼、摇头耸肩、甩手点头、踢腿扭动身体、爱说脏话等,严重的患儿还伴有喉头作响,常不由自主地发出“哼”、“啊”、“咳”等异常声音,大多数伴有多动现象,因此也常被误认为是“装怪相”、“鬼眨眼”。

有的家长,可能孩子出现了这些症状,觉得没什么,认为他可能只是比较调皮,或者是习惯,就不太注意。也有家长会觉得孩子是不听话、是故意的,就很容易发火、教训孩子,其实是孩子身体出现问题了,控制不住自己。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状态,当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千万不要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学习和一些精神情绪上的影响会更大,抽动症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比如:

1.影响身体健康:长期抽搐会导致儿童的眼睛,嘴唇,颈部,四肢和其他肌肉变形或僵硬,恢复正常需要很长时间,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2.引发学习困难:大多抽动症儿童上课时为了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或黑板上,上课经常走神,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无法掌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社会交往障碍:由于抽动症频繁发作,孩子可能会遭到嘲笑和讥讽,使其在心灵上遭到严重打击,从而渐渐疏远人群,没有与人交往的欲望和兴趣,变得孤立自卑。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就需要咱们家长尽早发现、尽早给到孩子帮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